棋盘石游览区简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棋盘石游览区简介: 以山海奇观和内向、幽奥、灵异的山林胜境为主要特色,位于崂山东麓,西倚巨峰,南接太清,北与仰口景区毗邻,东临浩瀚的大海。 景区中主要有自然景观棋盘石,天然洞窟那罗延窟,还有崂山现存海拔最高的道教庙宇明道观,以及崂山最主要的佛教寺院华严寺。 1、砥柱石 山前弧岩也风流,砥柱一石潮见愁。 这块巨石叫“砥柱石”,石上“山海奇观”4个大字为行楷,阴刻,字径有27米,是崂山字径最大的一处古代刻石,为清干隆五十六年(1791)时任山东巡抚的蒙古族官员惠龄题写。书法苍劲有力、浑厚凝重。 巨石的南侧还刻有惠龄到崂山游览砥柱石的题记:“余夙闻崂山之胜,兹阅兵海上,裹粮往登,将至华严庵,见路旁一巨石,延袤七丈余,高五丈余,询之土人,称为‘砥柱石’ ……”这大概就是“砥柱石”名字的最早文字依据。 2观音广场 华严寺前主广场成为观音广场,广场上立观音像,背山面海,庄严宏伟,是棋盘石景区具有浓厚佛教色彩的一大景观。 3、华藏门 观音广场通往华严寺的这道山门,称“华藏世界门”。 要进入佛家的大千世界,必须通过这座山门。山门上雕刻着佛、菩萨、飞天和金刚力士等雕 像,神圣壮观。山门的顶部是锻铜铸就的巨大莲花,花瓣展向八方,而且每个花瓣上都有一 尊打着不同手势的佛像,生动地体现了“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的思想。山门中部为十大菩萨,因为华 严宗非常崇尚“十”这个数字,用“十”表示“圆满”的意思。山门下方居中的是佛祖释迦 牟尼,左、右分别是文殊和普贤两位菩萨,他们合称为“华严三圣”。 4、塔院 塔院里面有该寺第一任方丈慈沾大师和第二任方丈善和大师的圆寂塔。善和大师俗家名为于七,是螳螂拳的创始人。据说慈沾塔当时曾有4棵苍松紧绕塔身,虬曲多姿,被称为“松抱塔”。大家往上看:现在慈沾塔的顶部还有一株松树,这棵松树已有300年的树龄。 塔院的前面是佛教庙殿常见的“放生池”, 体现了佛教五大戒律中不杀生的戒律,有很多佛教信徒经常来这里放生。 5、华严寺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这是唐代诗人常健描绘山寺禅院的诗句。崂山华严寺原名“华严庵”,也称“华严禅院”。它三面环山,东襟大海,古朴典雅,气势雄伟 ,是目前崂山规模较大的佛殿,2002年被山东省旅游局评为“中国人游山东——我心中最美的齐鲁新十景”之一。 华严寺原名“华严庵”、“华严禅院”。华严庵由清初顺治九年(1652)即墨乡绅黄坦出资修建,是崂山规模较大的佛教庙宇,占地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000平方米 ,有房屋120余间,是四进式的院落。1931年,沈鸿烈为华严庵赠匾,将其改名为“华严寺 ”,并沿用至今。抗日战争期间,日军侵占青岛,流亡的国民党青岛市政府就设在这里。后经多次 修缮。“文革”期间,华严寺受到严重破坏,现在的华严寺是1999年重新修葺的,为重檐斗拱歇山式的木制建筑。整个大殿华丽高贵,体现了佛教的风格,也体现了“莲花藏世界”的特征,即华严大千世界。 6、寂光洞 从华严寺后门沿山路上行可达寂光洞,寂光洞是天然的洞穴,大小如一间房屋。山顶上有有一巨石,就被称之为“望海楼”。登临此处,可远望大海,听松涛阵阵。 ?????每年的正月初八,民间百姓都自发地在寂光洞处举办一场庙会,以祈求幸福安康。(未开放景点) 7、那罗延窟 《华严经》中记载:“东海有处,名那罗延窟,是菩萨聚居处。” 那罗延窟位于那罗延山的北坡,是一处天然的花岗岩石洞,四面石壁光滑如削,地面平整如刮。石壁上方凸出一方薄石,形状极似佛龛。洞顶部有一浑圆而光滑的洞孔直通天空,白天阳光透入洞内,使洞中显得十分明亮。 据说,这个洞原来没有孔,那罗延佛在成佛前带着徒弟在此洞修炼,当他修炼成佛后,凭着巨大的法力将洞顶冲开一个圆孔升天而去 ,才留下这幺个通天的圆洞。在梵语中,“那罗延”是“金刚坚牢”的意思。此窟由花岗构成,与梵文的那罗延名实相符,僧侣们称此窟为“世界第二大窟”。 据《憨山大师年谱疏》记载,明代高僧憨山在五台山修行时,从《华严经》上看到有关那罗延窟的记载,遂不远千里来到崂山,在那罗延窟坐禅修行两年余,原来想在窟旁建寺,后因地域限制,不宜扩展,更觉得建筑材料运输、施工等多方面都有困难,才易地太清宫处建海印寺,引起一场长达16年的僧道之争官司。因为此窟的结构独特,并载入宗教典籍,所以被誉为“崂山著名十二景”之一。 8、明道观遗址 宫观玲珑白云起,仙乐风飘处处闻。 明道观始建于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地处海拔700米的高山上,在崂山现有的宫、观、庙、庵中属地势最高的一座道观。整个道观原来是一个方形院落,东西30米,南北25米,正殿3间,左配殿6间,右配殿3间;东西厢房各4间,现在部分已坍塌,东面3间仅剩框架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本账号下所有文档分享可拿50%收益 欢迎分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