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视域中国家理论——马克思和施密特国家观之比较.pdf

全球化视域中国家理论——马克思和施密特国家观之比较.pdf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文摘要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家理论在全球化的潮流中逐渐复兴。其中最重要的 代表卡尔·施密特在其思想被掩盖了大半个世纪之后,凭借“政治即划分敌友” 的著名论断又重新回NT政治哲学理论的风口浪尖。马克思国家理论研究因而面 临新的挑战。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在正确把握马克思国家理论基本思想的 基础上使这一理论与时俱进。本文旨在对这两种颇具代表性的国家理论之比较, 进一步全面认识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国家的处境、地位和发展趋势。 马克思和施密特的国家理论都具有强烈的批判性特征:以怀疑和反思为本质 特征的批判精神是马克思理论所独具的思想魅力,而施密特对自由主义的批判是 其国家理论的起点。尽管在批判对象以及批判精神的彻底性等方面存在一定程度 的差别,但马克思和施密特国家理论批判的目的以及他们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都有着很多的共通之处。 在国家和社会的相互关系问题上,“市民社会决定国家”是马克思国家理论 的核心,而施密特和马克思在国家及社会的概念界定就存在很大分歧,对于政治 和经济哪个处于决定性地位的看法更是各持己见。这个层面的比较对全球化背景 下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和政治方面的立场态度和理论导向都有所启示。 强调国家在一定历史阶段存在的合理性和国家的必然消亡是马克思国家理 论的又一重要特征,而施密特则坚信政治、国家,战争都不会消亡。笔者对马克 思的“国家消亡论”及其批评者,有着自己的看法和评价,进而对全球化进程中 国家的地位和职能做了更深入的思考。 鉴于马克思的无产阶级专政理论被经常性地和暴力统治、官僚制度、独裁专 制等联系在一起甚至等同起来,在当前非常有必要重新认识这一理论。马克思的 理论贡献在于把阶级的产生、发展和区分都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联系起 来,而施密特划分敌友的尺度或是宗教的对立、或是民族的矛盾、或是经济的冲 突,且完全是在经验层面上描述,对经验背后的本质则不予置词。对二者的分析 将有助于我们对全球化视域中国家理论的建构以及中国的战略倾向的关注。 通过把握前人的思想找到它与当代生活相融、贯通之处,是我们建构当代形 态的国家理论理应坚持的方法论。所以我们需要把马克思和施密特能对当代国家 问题在理论和实践方面作出解释和回答的思想资源充分发掘和彰显,以指导我们 今天的生活。 关键词 国家理论全球化比较 中图分类号ASl Abst ract Sincethe of20a1 ofstatehasbeen inaccordance elghtms century,theory reviving withthetrendof of globalizatlon themost Thoughts significantrepresentaUve,Carl been backtothetableviathe statementof Schmat,have brought dlstingmshed ‘Polmcsistotell a enemiesfromfriends”Asresult.researchofMarx’s of theory stateISfacedwithnew intimesand are challengesDevelopments society,we tomakethis withtimeonthe basisofasound required theorychange understanding

文档评论(0)

文档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