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对立走向融合_从安东尼_吉登斯_结构化理论_反思教育社会学研究应注意问题.pdfVIP

从对立走向融合_从安东尼_吉登斯_结构化理论_反思教育社会学研究应注意问题.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年第 5 期 从 对 立 走 向 融 合 ———从安东尼 ·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反思教育社会学研究应注意的问题 胡  春 光 (重庆师范大学  学前教育学院 ,重庆  401331)   摘  要 :长久以来社会学研究一直壁垒分明地划分成宏观分析与微观探究 ,两者在研究方法、研究主题、研 究目的等方面呈现一种二元对立的关系 ,始终无法统整合用 ,教育社会学的发展也陷入了这种纷争之中。吉登 斯的“结构化理论”试图将结构与行动两者统整在连贯的理论系统中 ,主张过去有关结构与行动、个体与社会、 主体与客体等概念之间的关系都应该重新组织 ,两者不再是二元对立 ,而是相辅相成。吉登斯虽然并未直接论 述其理论在教育情境中的应用 ,但是他所提出的结构化理论却对教育社会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吉登斯 ;结构化理论 ;结构双重性 ;教育社会学 中图分类号: G40     文献标识码 :A ( ) 文章编号 :1673 - 0429 2008 05 - 0113 - 06 ( ) 安东尼 ·吉登斯 Ant hony Giddens ,1938~ 是当代西方少有的最富影响力的社会理论大师 ,他不 仅以其阐述系统的结构化理论著称 ,也凭借渗透着结构化原则方法的现代性研究 ,成为众多论题的必引 之人。长期以来 , 以实证主义研究取向为主要特色的社会学理论一直占据着社会学的主流,其宏观与微 观研究的分流 ,反映了西方认识论中主体与客体、理性与情感、事实与价值、文化与自然、公共与私人等 相对立的二元论特征 ,这其中最突出的是结构与人的行动的关系对立 ,诸多二元对立造成了现代社会学 发展的滞碍。虽有学者不断尝试将这种二元对立加以融合统整 ,但是仍只限于研究结果的应用 ,并未触 ( ) ( 及真正的核心。直到吉登斯提出了“结构化理论”struct uration t heory ,将社会学理论的二元论 dual ) ( ) ism 改造成双重性 duality ,结构与行动两者才真正统整在连贯的理论系统中。本文旨在阐释分析吉 登斯结构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 以了解结构与行动两者之间的真正含义,进而反思并申述教育社会学研究 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解析 ———结构的双重性 长久以来 ,社会学理论一直面对着一个重大的矛盾 :究竟社会现象和社会生活是社会成员的行动所 造成的 ? 还是社会的结构或结构的模式产生了社会现象与社会生活 ? 简言之 ,行动与结构的关系究竟 除了二元对立之外 ,有无其他方式加以整合。吉登斯提出的结构化理论为社会学的未来发展开创了新 方向。整体来说 ,他的结构化理论关注的层面有三种 ,包括对古典社会学理论的批判、对现代性的本质 及两难的诠释 , 以及主客体概念的重建等,而结构化理论主要是想跨越结构与行动对立所形成的鸿沟。 1. 行动与行动者 吉登斯在《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一书中曾清楚地表示 :“社会学所关注的并非早已存在于宇宙中的   收稿日期:2008 - 07 - 19 ( ) 作者简介 :胡春光 1976 — ,男 ,河南新县人 ,重庆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 ,副教授 、博士 。 1·13 · 事物 ,而是要关注那些由主体的人类所产生 ,所构成的客体 。”“社会的产生与维系主要是其社会成员技 [1 ] ( P160) 巧性的表演。”

文档评论(0)

nnh9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