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我市山区特点找准建设新农村难点和对策.docVIP

结合我市山区特点找准建设新农村难点和对策.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结合我市山区特点 找准建设新农村的难点与对策 内容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应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重庆是大城市大农村并存的城市,重庆的山区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的71%,全市3200万人,农民有2000万,要建设新农村,任务十分艰巨,存在许多困难。重庆山区农村幅员面积广,山区农业基础条件差, 村民素质和能力低,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民增收渠道狭窄,基层组织建设薄弱,农村经济发展缓慢。解决好农村和农民问题,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实现我国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为重庆发展增添了强大动力。 关键词:山区 新农村 难点 对策 一、重庆山区建设新农村的难点 (一)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发展生产难。 重庆山区主要分布在大巴山区和三峡库区的十九个区县,占全市国土面积的71%。山区地形复杂多样,旱坡地比重大,坡陡土薄,气候恶劣,自然灾害频繁。山区交通闭塞,多数乡镇公路无等级,不少自然村之间交通落后甚至不通公路,如巫山县约有100多个行政村没有通公路、没有通电话,乡村道路主要靠农民筹资修建,政府只给予少量补助。水利设施老化严重,不少带病运行,难以发挥应有的功效;农村电网薄弱,供电质量可靠性差;信息闭塞,电视网络覆盖率低。农村生态环境脆弱,可持续发展能力仍然较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强,重庆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排在全国倒数第三位。 农业基础设施虽然经过这几年的不懈努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脆弱的基础设施仍然是制约重庆山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 (二)村民素质和能力低,培育新型农民难。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但主体作用要发挥好,必须教育农民,发展农民,让农民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讲文明、守法则的新型农民。当前,我市山区农民的素质和能力普遍较低,突出表现在: 1、农民思想观念保守,小农经济意识顽固,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等、靠、要”思想严重,缺乏艰苦创业求发展的精神。由于市场经济信息不灵,在发展经济中普遍存在跟进、盲从的倾向,驾驭市场能力低,抗风险能力弱。 2、文化科技素质不高,发展经济能力弱。?由于山区人口居住分散,开展各项教育活动难度大,整体素质难以提高,因而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2004年重庆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50%以上,山区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12年,仅为小学毕业水平。如南川区农村人口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80%以上。由于农民文化科技知识低下,对新事物、新技术接受能力弱。 滞留于乡村的农民整体素质下降。随着素质较高的青壮年农民大批外出务工,长期留下的大多数是老、弱、妇、幼。要提高这部分人的综合素质(尤其是文化素质)短时间十分困难。随着老农民的继续老年化和年轻农民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我们的传统农民队伍将出现彻底断层。 4、思想道德素质不高,民主法制意识较弱。部分农民的封建思想观念根深蒂固,在一些地方陈规陋习沉渣乏起。近年来虽然对农民进行了一些培训,但培训面比较窄、培训内容比较单一,还远远达不到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的水平。农民整体素质差是制约建设新农村的根本原因。 (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繁荣文化难。 在山区农村文化、教育、卫生投入严重不足。文化建设硬件设施差。多数山区县级文化馆、图书馆破烂不堪,多数乡镇没有综合文化站,没有合适的演出场地、没有放映电影的条件,多数行政村更没有文化活动室,没有开展活动的场所,因而,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很少。山区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滞后,学校办学条件较差,校舍建筑质量标准低。 据有关方面统计全市农村现有中小学危房250万平方米。各种设施简陋,教育技术装备落后,师生生活、活动场地较窄;教师量少质弱,贫困区县仍有代课教师1.36万人;初高中校舍容量普遍不足。教育水平低的现状仍然突出。 农村医疗条件差,医疗设备十分简陋,农村老百姓看病难、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相当严重,目前大约占了45%?左右,贫困山区高达60%?,少数民族地区甚至高达80%。由于对社会保障的投入严重不足,农村合作医疗在重庆山区农村几乎是空白。多数农村没有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农民居住分散、建设杂乱无章,脏乱差问题十分突出,露天厕、泥水路、土水井、鸡鸭院、垃圾随处见。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四)增收渠道狭窄,农民增收难。 近年来国家实施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促进农民增收,但受多种因素制约,农民增收依然十分困难,特别是重庆山区农民收入增长难度加大。现阶段,山区农民收入主要来自两块,一块是家庭种、养殖业,一块是赴外打工。山区仍然以传统的粮猪型结构为主,农村二、三产业比重小。农业的生产结构不

文档评论(0)

nnh9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