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记忆的文学阐释——围绕《棋王》的前前后后.pdf
文学 史论 ·当代 文 坛 ·2010.1
历 史记 忆 的文学 阐释
围绕 《棋王》的前前后后
李云
摘 要:本文通过清理围绕 《棋王》文本诞生、发表的历史记忆,试图探究 《棋王》被文学阐释命名
为 “寻根”文学代表作的过程,并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发现 “文学寻根”所无法覆盖的裂隙,进而重新思
考寻根文学与伤痕文学之间的历史关联 以及寻根文学内部 的歧义纷呈。
关键词:阿城;小说 《棋王》;寻根文学;伤痕文学;历史记忆
伴随 “文学寻根”作为文学史重要潮流的确认,阿城与 认,建构起我们今天所熟知的这样一个 《棋王》?这是否造
《棋王》的地位和意义也几成定论:“文化寻根派”作家群 成某些分歧的遮蔽和可能的压制?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
中,“北京的阿城和湖南的韩少功是很有代表性的两位”, 论,我们或可对寻根文学乃至整个 1985年之后的小说革命
“(《棋王》)以对传统文化精神的自觉认同而呈现出一种文 有一些新的认识。
化的人格魅力”,“《棋王》的主要魅力来 自于主人公王一
一 从故事到小说
生”,“阿城在塑造王一生这个人物形象,写出他的无为的
人生态度与有为的创造力时,力图表现古代道家文化思 李陀在回忆 “1985”的 “酝酿”时,从这样一件事开始:
想”。④然而,当 “80年代”伴随大量的回忆和访谈再次浮出
水面,重新审视 《棋王》就有了新的可能和契机。这并非是 记得在 1983年底,或是 1984年初(我记不清准确
要颠覆和取代对 《棋王》的既有评价,而是试图穿越单一简 日子了)的一天晚上,一些朋友凑在我家吃涮羊肉,其
化的材料对历史做更为复杂的追问和更为深入的挖掘。比 中有陈建功、郑万隆和阿城。……照例,餐 中阿城要给
如:《棋王》是怎样出现在 80年代的文坛?又如何卷入一场 大家讲故事……虽然我们一再催促阿城 ,可他照例不
后来才发生的文学运动?哪些力量参与了最终的确立和指 慌不忙地低头猛吃猛喝。用一片喷香的咀嚼声压住大
③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的创作及理论》,《华中师院学报》 ⑧袁可嘉:《西方现代派文学在中国》,《文学评论11992年第4期。
1979年第 3期。 ④许子东:《现代主义与中国新时期文学》,载 《文学评论11989年
①刘象愚:“荒诞派文学”,《外国现代派作品选1第三册(上),第2页。 第4期。
⑤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3年版。 ④袁可嘉:《略论美英 “现代派”诗歌》,《文学评论》1963年第
③可参看:袁可嘉 《我与现代派1,《诗探索12001年第2期;柳鸣 3期。
九:《围绕 “博士”的若干回忆—— 闻成为博士论文专题对象后有感》, ④袁可嘉:“前言”,收入 《外国现代派作品选》第一册(上),第 1O
《黄河12002年第2期。 一 12页。
⑤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出版说明”,参见何望贤编选 《西方 ⑤袁可嘉:《我所认识的西方现代派文学》,收入 《外国现代派作
现代派文学问题论争集》(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页。 品选》第四册(下),第 1139—1140页。
③袁可嘉:《我所认识的西方现代派文学1,收入 《外国现代派作
品选1第四册(下),第1136—1142页。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河南大学
③袁可嘉:《译事漫一tzl,收入袁可嘉编 《驶向拜占庭1,中国工人 传媒研究所)
出版社 1995年版,第 l0页。
责任编辑 陈林
④袁可嘉:《西方现代派诗与九叶诗人》,《文艺研究11983年第4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