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文摘要
中文摘要
《伤寒论》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经典代表著作,至今有1800多年的历史。东汉末年,
张仲景著述的这本中医学经典,历经岁月的锤炼,到如今依然是中医学理论和临床研究
的指针书。其理论和实践价值在21世纪的今天仍能得到普遍的肯定和应用。无论是在
韩国,还是在中国或日本,《伤寒论》都是传统医学学术研究的中心体系,至今成为医
学徒的必修教材和指导临床医家医疗实践的宝典,从中能够切实地感受到其学术上的地
位和临床实践方面的实用性。
据记载,《伤寒论》在统一新罗时代传入到韩国。此后韩国历代医家对其进行过研
究和应用,并通过继承和发展,创立了一些具有韩国特色的医学理论。但是历代文献中
关于《伤寒论》的内容很少,更没有系统进行全面论述的关于《伤寒论》的专著。虽然
近年韩国国内对《伤寒论》的研究逐渐深入,但是研究方向和内容比较分散和繁杂,难
以得到对它的宏观认识。所以首先探索韩国《伤寒论》研究的学术发展面貌是非常必要
和有现实意义的,也是摆在韩国《伤寒论》学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基于上述的现实需要,也是为了弥补目前韩国国内外没有系统整理和研究《伤寒论》
在韩国学术发展史的论文或专著的空白,作者通过本论文首次对韩国《伤寒论》的学术
发展史进行比较系统全面的论述,利用文献学研究方法,详尽全面地收集和调查相关资
料。在对有关资料进行鉴别、考证、分类、归纳的基础上,加以综合,并进行比较、分
析和评论。
为了更好地让学者了解《伤寒论》在韩国的发展史,首先把韩国医学从上古时代至
今的历史分为上古时代、三国时代、统一新罗时代、高丽时代、朝鲜时代前期、朝鲜时
代后期、高宗时代、日帝时代、解放以后等9个阶段简要地进行介绍,接着在这一整体
韩国医学史发展脉络中,寻找《伤寒论》的学术发展轨迹。目前没有对《伤寒论》传入
韩国年代的明确记录,金斗钟在《韩国医学史》中认为《伤寒论》在统一新罗时期传入
韩国,但是无法考证具体年代,大约在公元700年到800年之间,当时对它的研究并不
活跃。
在第二部分,主要探讨《伤寒论》传入韩国以后到解放以前的研究概况。这个时期,
韩国医学家对《伤寒论》的应用和研究并不活跃,作者重点选择在韩医学上最具代表性
的专著许浚的《东医宝鉴》和李济马的《东医寿世保元》,分析和探讨《伤寒论》对韩
鼠解放前医学的影响。
《伤寒论》传入韩国后直到朝鲜前期,对它的研究依然甚少,比盘Ⅱ在当时比较推崇
的医籍《乡药集成方》和《医方类聚》中对《伤寒论》的应用很少。
到r朝鲜中期许浚的《东医宝鉴》中《伤寒论》也没有得到重视。《东医宝鉴》对
《伤寒论》的直接应用甚少,主要引用的是《内经》和金元医学,弓j用最多的是《丹溪
心法》的内容。《东医宝鉴》之前韩国医学阕为没有相应辛荦学理论的支持而一鼠习;成体
系,没有作为独立的医学而存在。当时韩医学最需要的是医学哲学理论的导入,这就是
《伤寒论》得爿i到重视而《黄帝内经》受到重视的原冈。许浚的《东医宝鉴》成立』‘韩
.4. 《伤寒论》在韩国的学术发展史研究
园的自主医学,此后与中国的医学交流趋向减少,《彖医宝鉴》作为新的医源丽发挥作
_}}=j。
李济马的《东医寿世保元》以后,《伤寒论》才真正在学术高度上受到重视。李济
马在《寿世傈尢医源论》中高度评价张仰景、朱肱、许浚等医家,证书中最多引用的足
张仲景的《伤寒论》,李济马四象医学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伤寒论》的影响《东
3
武寿世保冗》中引用的文献总共匙22种,在1
7例文中对《伤寒论》的引用文多达66
条,将近达半数。从此可见《伤寒论》是东武病证理论的重要基础。《东医寿世保元》
在注重个人体质特性的基础上。结合《伤寒论》的辨证内容进行再解释,建立了更加具
体的辨证体系。《伤寒论》是历代辨证论治的指南针,其丰富的辨证内容始终影响着四
象医学的辨证体系。比较《伤寒论》和四象医学,《伤寒论》是从恒动观出发,把疾病
分为=三阴三阳六个类型进行观察的动态医学:四象医学是从个体体质的差异中把握人体
为太少阴阳四个固定模式的静态医学。但是动静的概念亦与阴阳、先天和后天、形和气
一样,包含动中之静、静中之动的两面性,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在第三部分,重点整理
最近下载
- 飞利浦HTS5540 93家庭影院说明书.pdf
- 面馆促销聚人气方案.docx VIP
- 《中国文化概况》带翻译版.pdf VIP
-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课件).pptx VIP
- 旧版现代西班牙语第1册 课文+答案.pdf VIP
- 2023年贵州贵州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docx VIP
- 变电站运行中倒闸防误操作及对策.doc VIP
- 汽车车身制造技术 项目三 车身焊装工艺.ppt VIP
- Chapter 4 Lending a hand (课件)-2024-2025学年新思维小学英语5A.pptx VIP
- 2025-2030中国会展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