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杂谈》.pdf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经方杂谈 1 桂枝汤 桂枝芍药等量伍,姜枣甘草微火煮; 解肌发表调营卫,中风表虚自汗出。 桂枝汤是古代的补益剂,凡是经过寒冷、饥饿、极度疲劳、精神 紧张以后,患者出现自汗、心悸、腹痛、脉弱等情况下,均可使用。 张仲景的时代是兵荒马乱的年代,从战场上下来的士兵,疲于奔命的 难民,就是桂枝汤的最佳适应者。经过大量的出汗,已经多日无法正 常进食和休息,成天处在极度惊恐之中,可谓是风餐露宿、饥寒交迫, 这样的人必定形容憔悴,消瘦。强烈的惊恐导致心动悸、烘热,饥饿 导致干呕、腹部阵阵的隐痛,反复的出汗使得全身肌肉酸痛,寒冷的 刺激又使鼻流清涕、关节痛、恶风。这就是桂枝汤证。桂枝汤中药物 都是食物中药。甘草、生姜、大枣、桂枝、芍药,就像今天的酸辣汤。 先喝一碗,然后喝上热气腾腾的糜粥,盖上被子,好好睡一觉……。 病人自然会微微出汗,一觉醒后,许多症状必然减轻。这就是桂枝汤 的魅力。桂枝汤不是发汗剂,病人服药以后的汗出,是机体各种调节 机能恢复的标志,中医的话说,是那热粥的“谷气”加上患者的“胃 气”交融的结果,是“营卫之气和谐”的结果,是体内阴阳平衡的结 果。 2 麻黄汤 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 发汗解表宣肺气,伤寒表实无汗宜。 麻黄汤是发汗剂,但是是比较安全的发汗剂。温服以后,伴随着 心跳的加剧,周身开始发热,皮肤开始湿润,最后,可能是大汗淋漓。 随着大汗的到来,原先“体若燔炭”变成“脉静身凉”,原先的“无 汗而喘”变为心平气和,原先的“骨节疼痛”变为浑身舒坦。麻黄, 是麻黄汤中的主要药物,它有强烈的发汗作用,同时,会导致心跳加 剧,甚至出现 “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的情况,或者如 “气从少腹上冲心”症状。对此,张仲景自有办法,那就是服用桂枝 甘草汤。桂枝四两、甘草二两,这两味药物具有定悸的作用。也就是 说,麻黄汤中的桂枝甘草具有对麻黄发汗动悸作用的预防作用。所以 说,麻黄汤是安全的发汗药。但是,教科书认为麻黄配桂枝发汗,麻 黄无桂枝则无发汗作用,这似乎值得商榷。 3 小青龙汤 解表蠲饮小青龙,麻桂姜辛夏草从; 芍药五味敛气阴,表寒内饮最有功。 小青龙汤是气管与支气管炎症的专方。是剧烈咳嗽和大量稀痰的 镇咳剂与化痰剂,具有明显的近期疗效。对于以“咳”“喘”“痰稀” 为主诉的呼吸系统疾病,确是名医手中的一张王牌药。根据临床经验, 本方多用于急性支气管炎和慢性支气管炎的急性发作期。《伤寒论》 和《金匮要略》相关条文共有5条,其中“咳”作主证的共3条,可 见咳嗽是本方主治的目标所在。至于咳嗽的程度,《金匮要略》痰饮 咳嗽病篇“咳逆倚息不得卧”则是直点龙睛之语。事实上,病人咳嗽 越是严重,本方的效果也就越好。临床加减很多,本人常用的有加石 膏,加黄芪,去麻黄加人参、麦冬等。只要对证,取效神速。 张仲景虽然没交代痰液的形状,但从“妇人吐涎沫”条文的描述 来思考,便不难触类旁通了。临床所见,病人咳嗽多伴随大量的痰液, 尤其是夜间更多。如果细心观察该类病人,不难发现一大早其人床前 的痰盂或纸篓里总是装得满满的。这种痰如果吐在地上,则呈鸡蛋清 状或带有泡沫,很快就渗入土中而不见。病人自己也会说痰清凉凉的 滑溜溜的很好吐。过敏性鼻炎也流大量清稀的分泌物,伴有频繁的喷 嚏。从症状的比类来看,其鼻涕类似于痰,喷嚏类似于咳,故也同样 适合运用本方。对此,我把它们形象地归纳为“水样的鼻涕水样的痰, 治水的青龙把水蠲”。 如何看待本方条文的或然证也是临床医生所关心的问题。这些或 然证的出现应当有它们共同的病理基础,从临床来看,这种病理基础 很可能是长期咳喘造成的肺原性心脏病,在继发感染时出现的心功能 衰竭。此时,体内的水分过多地停留在组织中而不能被人体有效地利 用,所以出现“或渴”;同时可以并见消化道的水肿,胃及食管的水 肿可以出现“或噎”;肠道的水肿加上受到寒冷的刺激可以出现“或 利”;经过肾脏排出的水分减少,因此“或小便不利”;病情进一步加 重出现腹水可见“少腹满”;心衰不能泵出足够的血到肺进行氧交换, 血氧浓度下降因此“或喘”。从一元论的角度来看,惟有这个病理基 础能将所有的或然证全部解答。较之古代医家云里雾里的注释也更贴 近临床。再从用药来看,加附子以强心,加茯苓以利尿,去麻黄是因 为此时麻黄会无效地增加心跳次数,使病人感到心慌。提示我们在心 衰时运用小青龙汤的注意事项。当然,张仲景不会想得这么多。学经 方为的是古为今用,为了能更实际地理解古方,为什么非要排斥现代 医学呢

文档评论(0)

寒山风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3300101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