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1章 祛風濕藥
功效:去除風濕之邪。
主治:風濕痺症,風濕留著於肌肉、經絡、筋骨之間,症見肢體疼痛、關節不利及腫大、筋脈拘攣等。
配伍:風邪偏盛的行痹,著重祛風,寒邪偏盛的痛痺,佐以通陽溫經。風濕熱之熱痹、外邪入里從熱而化或郁而化熱,寒涼祛風濕藥+涼血解毒藥,感邪初期+解表藥,病邪入里+活血通絡藥,夾痰濕+祛痰藥,夾瘀血+散瘀藥。
禁忌:辛溫燥烈的祛風濕藥慎用於陰血虧虛證。
一、祛風寒濕藥
作用:祛風、除濕、散寒、止痛(尤善)、通經絡。
主治:風寒濕痺,見肢體關節疼痛、痛有定處、遇寒加重。適當配伍亦可用於風濕熱痹。
【獨活】
傘形科重齒毛當歸的乾燥根。
使用:切片、生用,煎服3~10g,外用適量。
藥性:辛、苦、微溫,歸腎、膀胱。祛風除濕、通痹止痛、解表。(擅長下焦)
主治:風寒濕痺,風寒夾濕頭痛,少陰伏風頭痛,外用主皮膚瘙癢。
【威靈仙】
毛茛科威靈仙、棉團鐵線蓮、東北鐵線蓮的乾燥根、根莖。
使用:切段、生用。煎服6~10g氣血虛弱慎用。
藥性:辛、鹹、溫,歸膀胱經。祛風濕、通經絡、止痛、消骨鯁。
主治:風濕痺痛,骨鯁咽喉,跌打傷痛。
【徐長卿】
蘿藦科徐長卿的乾燥根、根莖。
使用:切段、生用,煎服3~12g(一說後下)。孕婦慎用。
藥性:辛、溫,歸肝、胃。祛風除濕、止痛、止癢。
主治:風濕痺痛,寒凝氣滯證,氣滯血瘀月經病,跌打傷痛瘀血內阻,牙痛,風疹、濕疹。
【川烏】
毛茛科烏頭的乾燥母根。
使用:生用、製用。制川烏煎服1.5~3g,先煎、久煎。生川烏外用適量。生品內服慎用,孕婦忌用。制川烏孕婦慎用。反半夏、川浙貝、瓜蔞、天花粉、白芨、白蘞。
藥性:辛、苦、熱,歸心、肝、脾。生品大毒,炮製品常毒。祛風除濕、溫經止痛。
主治:風寒濕痺證,心腹冷痛,寒疝,跌撲傷痛,外用可麻醉。
【草烏】[附]
毛茛科北烏頭的乾燥根。
藥性、使用、禁忌、主治皆同川烏。毒性大於川烏。
【蘄蛇】qí
蝰科五步蛇的乾燥體。
使用:生用、酒炙。煎服3~9g,粉吞1~1.5g BID或TID。入藥酒、丸散適量。血虛生風慎用。
藥性:甘、鹹、溫,歸肝。有毒。祛風、通絡、止痙。
主治:風濕頑痹,中風半身不遂,小兒驚風,破傷風,麻風,疥癬,瘰癘,梅毒,惡瘡
【金錢白花蛇】[附]
眼鏡蛇科銀環蛇的幼蛇乾燥體。
使用:煎服2~5g,粉吞1~1.5g。
藥性、功效似蘄蛇,藥力更強。主治同蘄蛇。
【烏梢蛇】
遊蛇科烏梢蛇的乾燥體。
使用:切吋段,生用、酒炙。煎服6~12g,粉吞2~3g每次。或入丸散、藥酒。外用適量。血虛生風慎用。
藥性:甘、平,歸肝。祛風、通絡、止痙。
主治:風濕頑痹,中風半身不遂,小兒驚風,破傷風,麻風,疥癬,瘰癘,惡瘡。
【蛇蛻】[附]
遊蛇科黑眉錦蛇、錦蛇、烏梢蛇蛻下的乾燥表皮膜。
使用:煎服2~3g,粉吞0.3~0.6g每次。外用適量。
藥性:鹹、甘、平,歸肝,祛風、定驚、退翳、解毒。
主治:小兒驚風,翳障,喉痺,疔腫,皮癢。
【木瓜】
薔薇科貼梗海棠的乾燥近成熟果實。別名宣木瓜。
使用:切片、生用,煎服6~9g胃酸過多不宜。
藥性:酸、溫,歸肝、脾。舒筋活絡、化濕和胃、消食、生津止渴。
主治:濕痺拘攣,腳氣浮腫,暑濕吐瀉轉筋,消化不良,津傷口渴。
【蠶沙】
蠶蛾科家蠶的乾燥糞便。
使用:生用,煎服5~15g,紗布包煎。外用適量。
藥性:甘、辛、溫,歸肝、脾、胃。祛風濕、化濕和胃。
主治:風濕痺證,暑濕吐瀉轉筋,風疹、濕疹。
【伸筋草】
石松科石松的乾燥全草。
使用:切段、生用,煎服3~12g,外用適量。孕婦慎用。
藥性:微苦、辛、溫,歸肝、脾、腎。祛風除濕、舒筋活絡。
主治:風寒濕痺,跌打損傷。
【油松節】
松科油松、馬尾松的乾燥瘤狀節、分枝節。
使用:切片、生用,煎服9~15g。外用適量。陰虛血燥慎用。
藥性:苦、辛、溫,歸肝、腎。祛風除濕、通絡止痛。
主治:風寒濕痺,歷節風痛,跌打傷痛。
【松花粉】[附]
松科馬尾松、油松、同屬數種植物的乾燥花粉。
使用:外用適量。
藥性:甘、溫,歸肝、脾。收斂止血、燥濕斂瘡。
主治:外傷出血,濕疹,黃水瘡。
【海風藤】
胡椒科風藤的乾燥藤莖。
使用:切厚片、生用。煎服6~12g,外用適量。
藥性:辛、苦、微溫,歸肝。祛風濕、通經絡、止痹痛,
主治:風寒濕痺,跌打損傷。
【青風藤】
防己科青藤、毛青藤的乾燥根莖。
使用:切片、生用。煎服6~12g,外用適量。
藥性:苦、辛、平,歸肝、脾。祛風濕、通經絡、利尿。
主治:風濕痺痛,水腫,腳氣浮腫。
【路路通】
金縷梅科楓香樹的乾燥成熟果序。
使用:生用,煎服5~10g,外用適量。月經過多不宜,孕婦慎用。
藥性:苦、平,歸肝、腎。祛風止癢、通經活絡、利水,
主治:風濕痺痛,中風半身不遂,水腫脹滿,跌打損傷,經行不暢,乳汁不通,風疹。
【穿山龍】
薯蕷科穿龍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