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诗鉴赏龙江一中 杨德晶 ○新课标卷Ⅰ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阮郎归 无名氏①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②。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③。 [注]①作者一作秦观。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③劫:围棋术语。 8.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5分) 9.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6分) 参考答案: 8.(1)奠定了悲凄的感情基调。(2)春风吹雨,残红满地,词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3)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 9.(1)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思绪纷乱、无法排遣的愁情。(2)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动作来表现的。(3)回身整理残棋并想续下,借以转移愁情,可又因心事重重,以致犹豫不决,落子迟缓。 ○新课标卷Ⅱ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 宿渔家[宋]郭震② 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 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含山店梦觉作 [唐]韦庄①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注】 ①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人(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曾流离迁徙于汴洛、吴越等地。 ②郭震:字希声,成都人。生卒年及生平不详。 8.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5分) 答案:(1)诗人是用衬托的方法来表现感情的。(2)诗人虽然到处漂泊,但好像对此并不在意,认为这是“等闲”之事;(3)而客中一觉梦醒,思家乡、念亲人的惆怅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9.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这两处“灯前”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6分) 答案(1)韦诗中,“灯前”表现了诗人旅途漂泊中的凄清、失神、怅惘之情;(2)郭诗中,“灯前”表现了诗人住宿在渔家所感到的温暖、愉悦之情。 ○全国大纲卷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⑴诗人眼中常山道人隐居地周围环境的最大特色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⑵请分别对第三联中“过”和“随”两个字作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12.1.⑴幽静。(2)沿途是莓苔,远望白云缭绕,近看芳草当门。(3)白云、静渚、春草、闲门都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气氛。 1.(1)“过”字把雨后松树翠绿的景色显现了出来。 ⑵ “随”字形象地表现了山道峰回路转,人在随山转折、缘山寻找“水源,令人有曲径通幽的遐想。 ○北京卷 14.阅读下面诗歌,完成⑴~⑵题。 奉陪郑驸马韦曲① 杜甫 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②春。 石角钩衣破,藤梢刺眼新。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 【注】①韦曲:唐代长安游览胜地。杜甫作此诗时,求仕于长安而未果。②禁:消受。 ⑴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C ) A.诗的首句和辛弃疾的“最喜小儿无赖”,两处“无赖”都传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B.三四句意谓韦曲的满眼春色,让自感老去的诗人也觉得应借酒释怀,消受春光。 C.五六句通过“石角钩衣”、“藤梢刺眼”的细致描写,状写韦曲春去夏来的美景。 D.此诗运用了“反言”,如“恼煞人”,实际是爱煞人,正话反说,有相反相成之趣。 ⑵诗家常借“韦曲”寓兴亡之感。下列诗句寓有兴亡之感的两项是(4分) (B、E ) A.杜甫诗中韦曲花,至今无赖尚家家。(唐·罗隐《寄南城韦逸人》) B.当年燕子知何址,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宋·张炎《高阳台》) C.莫夸韦曲花无赖,独擅终南雨后青。(元·虞集《题南野亭》) D.花气上林春浩渺,酒香韦曲晚氤氲。(明·胡应麟《寄朱可大进士》) E.韦曲杜陵文物尽,眼中多少可儿坟。(清·王象巽《游曲江》) ⑶前人引《南史》注诗中“小乌巾”:“刘岩隐逸不仕,常著缁衣小乌巾。”结合这一注解,谈谈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要点一:借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