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单元 法律职业伦理一般 1. 什么是专业 (profession)? 1.1 专业是以某种专门知识垫底的谋生之道和身份认同 谋生之道。“律师是干什么的? 吃法律饭的。” “吃政治饭”、“吃开口饭”、“吃江湖饭”、“这碗饭好吃,那碗饭不好吃”、“有饭大家吃”…… 比喻还是写实?如何解读“吃……饭”? 身份认同。“我是搞法律的,你是搞学问的,他是搞政治的。” “我不是搞民法的,我是搞刑法的,今天会议的主题是民法,所以,我的发言可能有些外行。” 如何解读“搞专业”? “吃饭”和“搞专业”有哪些内在联系? 1.2 专业意味着一种行业自治制度——从业人员的行业协会。行业协会决定成员的准入资格、服务或者产品的品质标准、自律规范和惩戒措施。 (1)在当今社会,没有人能自称专业人士却没有接受过专业教育,专业教育是人们进入某一行业之前必须接受的教育,所以又是一种养成教育。 (2)任何专业都有相应的服务或者产品的品质标准,品质标准意味着确定性,减少消费者进行个案评估的成本,进而形成一个确定的市场。 (3)任何专业都有一套行业自律规范和惩戒措施。专业(profession)、职业(vocation)、专家(expert) 1.3 专业代表着一种由“行话”、“行规”和“职业共同体精神”构成的文化 (1)业内人士有自己的“行话”——大众不明白,而业内人士相互明白的专业话语; (2)业内人士的“行规”可能代表着与大众道德完全不同的职业伦理; (3)业内人士用“职业共同体”的认同把自己和非专业人士区分开来。 1.4 专业(profession )和一般职业(vocation,career )的区别 看风水是不是专业? “The judge rule that the will was a ‘well executed forgery’. are sought out for advice on all manner of daily issues, including architecture, interior design, personal relationships, business ventures and illnesses. ‘As far as Hong Kong is concerned, any person can run a feng shui class or hold himself out as a feng shui practitioner or master,’ the judge wrote. ‘There is no independent objective assessment, and thus no quality assurance whatsoever.’ ” 法律职业:以法律知识为谋生专长,从事法律实务或者 法律知识生产的职业。 法律专业人士是如何养成的?西方经验的观察 2.1 从师徒传承(apprenticeship)到马马虎虎的法学院 法学院的出现,也许只是一种机会主义,没有什么远大目标——创办者想分享律师行会的独占利益,律师行会也给予让步,允许法学院修学期间冲抵学徒期,法学院就这样成长起来了。 2.2 从马马虎虎的法学院到精英法学院 第一规则:没有从业资格,不能进入法律职业,取得从业资格(执业律师、法官、检察官、公司法律顾问等)或者经过考试,或者拥有学位; 第二规则:只有从行业协会认可的法学院获得学位,才能参加从业资格考试或者取得文凭特权而免考=。在一定的程度上,法律职业人事的行业协会控制着法律职业人士的生产者——法学院,法学教育与法律行业之间存在着某种共谋。 中国是一个例外: 学位与养成无关。 学位项目多样化(学士、双学士、本硕连读、研究型硕士、实务型硕士、博士)。 3.法律职业的身份困惑 3.1 古代中国的法律职业:讼师和刑名幕友 3.1.1 讼师:“严打”不止的非法行业 大清律例,第三百四十条,教唆词讼 凡教唆词讼及为人作词状,增减情罪,诬告人者与犯人同罪(至死者减一等)。若受雇诬告人者,与自诬告同(至死者不减等)。受财者计赃,以枉法从重论。其见人愚而不能伸冤,教令得实,及为人书写词状而罪无增减者,勿论(奸夫教令奸妇诬告其子不孝依谋杀造意律)。 (1)非官代书而代写书状。凡是自己能够书写的,必须亲自书写;自己不能书写的,必须请取得官方执照的“官代书”书写。“内外刑名衙门,务择里民中之诚实识字者,考取代书。凡有呈状,皆令其照本人情词据实誊写,呈后登记代书姓名,该衙门验明,方许收受。无代书姓名,即严行查究,其有教唆增减者,照律治罪。”“代人捏写本状,教唆或扛帮赴京”, “充军”;“凡审理诬控案件,不得率听本犯捏称倩过路不识姓名人书写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