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互联网对学生自杀心理形成的影响]【摘要】随着大学生上网的人数的迅速增长,互联网对大学生自杀心理的产生也不容小视。其主要原因有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矛盾,价值观念的冲突,上网带来的症状的影响,因迷恋上网而荒废学业所带来的巨大影响,网恋的影响,某些不良网站的影响等等。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自杀心理;影响? 北京市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提供的数据表明,中国每两分钟有1人自杀死亡,8人自杀未遂,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自杀已在我国人口死亡原因中排序第五。在15岁至34岁年龄段的人中,自杀是首位的死因。研究资料表明,在高校自杀率统计中,曾经被称之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自杀的数量近年来成上升趋势,其中大学生高于一般青年,重点大学高于一般大学,研究生、博士生高于本科生和大专生。这一问题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影响,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学生自杀的原因很多,本文探讨的是互联网对大学生自杀心理形成的影响。第十九次CNNIC(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调查结果(2007年1月23日发布)显示,我国的上网用户总人数为1.37亿人,网民中受教育程度为大专程度的占23.3%,本科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占28.5%。在这个群体中,学生占32.3%,大学生人数又远远高于其他职业的人群。随着大学生上网人群的扩大,互联网给大学生带来的问题越来越多,其中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自杀问题。本文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互联网对大学生自杀心理形成的原因: 一、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矛盾 互联网虽然是一个客观存在,但在很大意义上,它又是虚拟的。互联网带来一个虚拟的社会,社会学家称之为“一种社会的裂变”。由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成熟,沉迷于互联网的大学生很容易陷入虚拟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在流行的互联网游戏中,许多都是凶杀暴力和色情,这些在现实中基本是做不到的。正象许多玩互联网游戏的大学生说:“在这里,你可以杀人,而在现实中不可以。”但是绝大多数时间里他们还要生活在现实生活中,一旦回到现实生活中,在互联网上的随心所欲却是严重的违法行为,而在网上的激情也无处宣泄,日积月累,这种情况越来越严重,内心中的冲突到了极至,又得不到疏导时,要么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要么就会产生极端的自杀行为。 二、价值观念的冲突 当今社会中,并存着多种文化和价值观念,除了不同国家、民族、地域的差异外,还存在着主流文化与亚文化的差异。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也逐渐产生了互联网亚文化。互联网亚文化的特点是聚集人群打破了地域的分割,靠现代化的手段而不是过去传统的聚集方式联系在一起。正是由于改变了过去的联系方式,因此,互联网亚文化具有以下特点:(1)十分容易隐瞒性别、年龄、社会地位、收入、职业等等,而且可以无所不能,可以腰缠万贯、学富五车、风流倜傥等等,凡是能想到的,在网上就能做到。(2)随便发布一些谣言、色情、偏颇的言论和消息而不必承担责任。(3)完全的自我为中心,不必顾及他人的感受,可以说脏话、谎话、黄话,可以随意中止交流,如聊天、游戏等等。在网络中沉迷久了,受这样的亚文化的影响日深,与社会的主流文化的距离就会越来越远,逐渐无法分清主次,将互联网亚文化奉为行事的根本。但当自己的价值观念与社会不断发生冲突时,就很容易陷入迷茫和困惑之中,若导致自己在社会中无法立足的话,也会产生自杀行为。 三、上网带来的症状的影响 互联网狂躁症、互联网强迫症、互联网偏执性妄想症、网络成瘾等问题,正成为困扰当代大学生的普遍问题。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因持网上持续聊天、浏览,导致一些大学生沉湎于网上生活而无法自拔。由于对互联网生活的过分迷恋和依赖,使他们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各种行为异常、心理障碍和交感神经部分失调,如上网时精神亢奋、下网后情绪低落、社会活动减少、大量吸烟嗜酒和滥用药物、自我评价能力下降、生物钟紊乱、思维迟缓、食欲下降、有自杀意念和行为、宁可抛弃学业也要与互联网相依为命等。有个已是病人的大学生这样说:“只要一入聊天室和她交流我就感到很开心,是个活人,一退出就觉得世界没意思,和死人无异。”[1] 四、因迷恋上网而荒废学业所带来的巨大影响 因迷恋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比比皆是,荒废学业的直接结果是辜负了家人的期待,一旦清醒过来,面临巨大的压力和痛苦,当个人无力摆脱时,经常选择以死来逃避和解脱。某高校一男生,刚上大一便迷恋上了互联网,因此而荒废了学业,刚上完了一个学期,六门功课不及格,按学校规定,将面临被劝退的处境。他是单亲家庭,是母亲唯一的希望,母亲对他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可现实却是他连学业都无法继续下去。新学期开始,当他得知这一切时,也不敢告诉他母亲,经过痛苦的挣扎后,选择了自杀来摆脱压力和烦恼。 五、网恋 在许多大学生的眼中,爱情是神圣的、洁净的,无数大学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检测实验室可行性报告.docx VIP
- 少儿小学中国经典成语故事英文英语绘本 画蛇添足.pdf
- 中天建设集团外墙饰面砖工程作业标准.pdf VIP
- (高清版)B-T 6113.203-2020 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规范 第2-3部分: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方法 辐射骚扰测量.pdf VIP
- EPC总承包采购管理要点.doc VIP
- 中天建设集团项目现场质量红线解读.pdf VIP
- 创精品工程的通病问题jjs.ppt VIP
- 高等数学(第五版)课件 2.1导数的概念.pptx
- 2025黑龙江省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面向系统内部附社会招聘1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计算题练习整理打印版20180820.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