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珍贵的秦汉印
“楚永 蒼丞”印面
“楚永蒼丞”銅印,印面2.1×2.1cm,通高1.5cm。 印銅鑄,方形,鼻紐。印文為漢篆字体,白文,兩豎行排列,右上起順讀「楚永蒼丞」四字。 印文中之「楚」系指西漢時之楚王國。《漢書?;地理志》載:「楚國,高帝置。宣帝地節元年更為彭城郡,黃龍元年复故。」《漢書?;楚元王傳》亦載:「楚元王劉交,高帝弟。漢六年,立交為楚王,王薜郡、東海、彭城三十六縣。」 「楚永蒼丞」銅印 為西漢時王國官印。
山陽尉丞”銅印
“山陽尉丞”銅印 印面
“山陽尉丞”銅印,印面2.3×2.2cm,通高2.0cm。 印銅鑄,方形,瓦紐。印文為漢篆字体,白文,兩豎行排列,右上起順讀「山陽尉丞」四字。 山陽為郡名,《漢書?;地理志》載「山陽郡,故梁,景帝中六年別為山陽國,武帝建元五年別為郡」。此印為漢武帝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以后山陽郡都尉佐官之印。
右公田印銅印 印纽
右公田印銅印 印面
「右公田印」銅印,印面2.1×2.2cm,通高1.6cm。 印銅鑄,方形,鼻紐。印面有陰文界格,呈田字格式。印文為秦篆字体,白文,兩豎行排列,右上起順讀「右公田印」四字。 「右公田印」銅印為秦王朝管理公田的官吏之印。
“小廄南田”銅印
小廄南田”印面
“小廄南田”銅印,印面2.2×2.2cm,通高1.2cm。 印銅鑄,方形,瓦紐。印面有陰線十字界格及邊欄。印文為秦篆字体,白文,右上起交叉讀「小廄南田」四字。 印文中之「田」即指田官。秦簡有「大田」之官。《呂氏春秋?;勿躬》亦有「墾田大邑,辟土藝粟,盡地力之利,臣不如寧 ,請置以為大田。」之句。「小廄南田」銅印為秦王朝管理小廄官田的田官之印。
丘左尉”銅印,印钮
丘左尉”印面
“丘左尉”銅印,印面2.4×2.4cm,通高1.1cm。 印銅鑄,方形,鼻紐。印面有陰線十字界格及邊欄。印文為秦篆字体,白文,兩橫行排列,右上起橫讀“丘左尉”四字。“丘左尉”銅印為秦王朝官印。
「中官徒府」銅印 印面
「中官徒府」銅印,印面2.3×2.3cm,通高1.5cm。 印銅鑄,方形,鼻紐。印面有陰線十字界格及邊欄。印文為秦篆字体,白文,兩豎行排列,右上起順讀「中官徒府」四字。 「中官徒府」銅印為秦王朝官印。
「修武庫印」銅印 印钮
「修武庫印」銅印 印钮
「修武庫印」銅印,印面1.7×2.2cm,通高0.9cm。 印銅鑄,長方形,鼻紐。印面有陽線十字界格及邊欄。印文為秦篆字体,白文,右上起交叉讀「修武庫印」四字。 庫為掌管武器及車的機構,其主管官吏稱庫嗇夫。《秦律雜抄》即載「稟卒兵,不完善(繕),丞、庫嗇夫、……」。「修武庫印」銅印為秦王朝庫嗇夫所用之官印。
「白水弋丞」銅印 印钮
「白水弋丞」銅印 印面
「白水弋丞」銅印,印面邊長2.5cm,印台厚0.6cm。 印銅鑄,方形,蛇紐。印面有陰線十字界格。印文保留有秦篆風格,白文,兩豎行排列,右上起順讀「白水弋丞」四字。 此印是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以前之官印,尚有秦官印遺風。
[昌威德男家丞」銅印
[昌威德男家丞」銅印 印面
「昌威德男家丞」銅印,印面2.3×2.3cm,通高1.8cm。 印銅鑄,方形,瓦紐。印文為漢篆字体,白文,六字三豎行排列,右上起順讀「昌威德男家丞」。 此為新莽時封爵屬官印。印文中之「男」系指男爵,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之一,《漢書#8231;王莽傳》載:「……于是封者高為侯伯,次為子男,當賜爵為關內侯者,更名曰附城,凡數百人。」始建國元年(公元9年),「封王氏齊恐畬贋楹睿大功為伯,小功為子,緦麻為男……皆授印韍。」王莽時的封爵實是虛銜。王莽纂漢,襲取五德終始之說,標榜自己受命于天,神化其政權。他依《周官》、《王制》之文更改官制,廢除漢爵制,制定五等爵制與四等封地制,為其政權之合理性找尋歷史依據。
「海鹽右丞」銅印
「海鹽右丞」銅印 印面
「常樂蒼龍曲侯」銅印
「常樂蒼龍曲侯」銅印 印面
「常樂蒼龍曲侯」銅印,印面2.3×2.3cm,通高2.2cm。 印銅鑄,方形,龜紐。印文為漢篆字体,六字三豎行排列,右上起順讀「常樂蒼龍曲侯」。 此為新莽時太衛屬官之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