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三首.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比、兴艺术手法的运用 《氓》的艺术鉴赏 第1章:赋 第2章:赋 第3章:比、兴 第4章:比、兴 第5章:赋 第6章:赋、比、兴 各章主要的艺术手法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引起联想,增强意蕴,引发下文。 比 兴 ——以桑叶之润泽有光,喻女子的容颜亮丽。 ——以桑叶的枯黄飘落,喻女子的憔悴被弃。 无 衣 (秦风) 《秦风·无衣》是一首秦国人民抗击西戎入侵的气势雄壮、激昂豪迈的出征歌。 秦国与居住在我国西北部的西戎(《诗经》中也称猃狁)接壤,他们经常发生战争。本诗中的“兴师”,可能是指秦王与西戎打仗。从秦国方面来看,这次 战争具有保家卫国的 正义性质,所以,表 现出了秦国人民同仇 敌忾、踊跃参军,奋 勇出征的爱国热情和 精神。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统一思想 团结友爱 积极响应 齐心备战 同仇敌忾 勇赴战场 抗敌的昂扬斗志和爱国精神团结友爱、同仇敌忾、英勇 内 容 形 象 主题 2、“王于兴师”在文中有何作用?它与“问答”有无关系?文章把它置后有何作用? 设问。表现了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对敌的英雄气概,能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 1、诗歌开头用了何种修辞方法?有何作用? 交代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逻辑上有前后关系,文章把它置后补充交代,先议后叙,目的有二: (1)避免平铺直叙,增强文势; (2)激发爱国热情,突出为国而战的精神。 思考与讨论 3、全诗结构形式上有何特点?为什么这么写? 重章叠句,反复咏唱,一唱三叹。 作用有二: (1)渲染战斗的紧张气氛; (2)强烈表现战士们同仇敌忾、为国征 战、英勇抗敌的英雄气概何爱国主义精神。 这是《诗经》写作上的重要特色。 思考与讨论 这是一首赋体诗,用“赋”的表现手法,在铺陈复唱中直接表现战士们共同对敌、奔赴战场的高昂情绪,一层更进一层地揭示战士们崇高的内心世界。 赋 赋者,铺也,铺采攡文,体物写志也。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登徒子好色赋》) * * 《诗经》 三 首 《诗经》 《氓》 《静女》 《无衣》 整体感知 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脉络 《诗经》 《楚辞》 汉乐府民歌、建安文学 唐诗 李 白:浪漫主义诗歌创作 杜 甫:现实主义诗歌创作 白居易:新乐府运动 宋词 豪放派:苏轼、辛弃疾为代表 婉约派:柳永、李清照为代表 元曲 屈原、宋玉为代表。 中国古代诗歌的分类 诗 词 曲 古体诗 古体诗 乐府诗 四言古诗 五言古诗 七言古诗 近体诗 (唐代确立) 律诗 绝句 五言律诗 七言律诗 排律 五言绝句 七言绝句 ——元代成就最高 ——宋代成就最高 ★ 《诗经》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 ★ “五经”之一:诗、书、礼、易、春秋 ★ “六艺”之一:诗、书、礼、易、乐、春秋 ★ 不学诗,无以言。 (《论语》) ★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论语》) 关于《诗经》 ——地位 ★ 共305首,又称“诗三百”,反映西周至春秋中期近500年间的古代社会生活。 ★ 《诗经》分为“风”“雅”“颂” 三大类。其中十五“国风”占160篇。 风:即15国风,大多为民间歌谣; 雅:分“大雅”“小雅”,多为贵族创作 的宫廷乐曲歌词; 颂:宗庙祭祀乐歌。 关于《诗经》 ——内容 ★《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之源,其内容以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国风”为主,故文学史上把这类诗称为“风体诗”。 ★《诗经》的诗以四言为主,主要有“兴” “比”“赋”三种表现手法: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比:借物托情。 赋:铺陈叙事。 关于《诗经》 “诗经六义”:风、雅、颂、兴、比、赋。 ——手法 氓之蚩蚩 送子涉淇 匪我愆期 将子无怒 乘彼垝垣 尔卜尔筮 体无咎言 以我贿迁 于嗟鸠兮 无食桑葚 无与士耽 犹可说也 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 淇水汤汤 渐车帷裳 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 咥其笑矣 隰则有泮 cú jiān chī qiān qí qiānɡ mé

文档评论(0)

沃爱茜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