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 幼儿心理的发展 (上) 幼儿期儿童总的特点 游戏是幼儿基本活动 生活活动自理 简单劳动 最初学习活动 具体形象思维 具体性、不随意性为主 抽象性、随意性初步发展 个性开始初步形成 第七章 幼儿心理的发展(上) 第一节 幼儿生理的发展 在正常的生活条件下,幼儿身体的各个方面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特别是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成熟,为幼儿心理的发展提供了直接的生理基础。 一、身体的发育 幼儿身高体重的增长速度比婴儿期又有所降低。 幼儿的骨骼与3岁前比较,更坚硬,但骨化过程远未完成 。 幼儿的大肌肉已有较大发展,小肌肉开始发展。 幼儿的内脏器官进一步发展 。 二、神经系统的发展 幼儿神经系统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脑结构和机能方面的变化。幼儿的脑结构更加复杂,脑机能更加完善。 (一)脑结构的发展 1.脑重继续增加 1280g 成人1400g 2.神经纤维增长 3.神经纤维的髓鞘化 4.整个大脑皮质达到相当的成熟程 度3.5-4岁额叶发展迅速 (二)大脑机能的发展 1.神经过程的不断增强 兴奋过程的加强表现为儿童睡眠时间相对减少。 抑制过程的加强一般表现为儿童可以按照成人的要求克制自己的冲动性行为,特别是在集体环境中服从统一要求,而抑制自己的某些不合要求行为。 总的来说,此时期儿童大脑皮质兴奋强于抑制。 2.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协调发展,但仍以第一信号系统为主。 随着儿童言语活动的发展,到了幼儿期,第二信号系统的作用已大大加强。并且,在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之间开始了更加协调发展的趋势。 科切尔吉娜实验 第一次(实物): 绿灯 + 红灯 _ 绝大多数儿童完成比较好 第二次(词语): 绿灯 + 红灯 _ 艾里康宁实验 表4-1 形成直接刺激物与词 的刺激的分化及分化的改造的人数 年龄 3岁 4岁 5岁 6岁 总人数 人数 6 4 5 4 19 分化 1 2 5 3 11 改造 - - 4 3 7 (二)大脑技能的发展 5-6岁大脑发展存在加速现象 a波逐渐变成主要的电活动类型 第二节 幼儿游戏的发展 一、游戏的心理学理论 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许多哲学家和心理学家把游戏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进行理论的探讨,一百多年来,人们对儿童游戏提出了多种系统的解释。关于这些理论,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 经典理论 1.天赋本能论 代表人物是 19世纪德国的福禄贝尔(F.Froebel)。游戏是儿童本能的表现。 2.精力过剩论(剩余精力说) 代表人物是德国思想家席勒(J.C.F.Schiller)和英国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斯宾塞(H.Spencer)。 游戏是儿童机体内部过剩精力的发泄方式。 (一) 经典理论 3.松驰说(娱乐说) 其代表人物是德国的哲学家、心理学家拉扎鲁斯(M.Lazarus)。 4.生活准备说(练习说) 其代表人物是德国心理学家、生物学家格罗斯(K.Groos)。 5.复演说 其代表人物是19世纪美国心理学家霍尔 简评: 经典游戏理论是在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下产生的,所以带有浓厚的生物学色彩。同时,其理论观点主要是思辨性的,不是建立在科学研究资料基础上。 早期理论的可取之处在于他们看到了游戏是儿童的需要,是儿童发展的主要力量。 (二) 现代理论 1.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 发泄论(补偿论) 游戏是对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的补偿。 伯勒的角色扮演模式 蒙尼格的宣泄理论 艾里克森的掌握理论 2.认知发展的游戏理论 其代表人物是皮亚杰 游戏是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其实质是同化超过了顺应。 ? 儿童的游戏发展水平与智力发展相适应,主要有三种类型的游戏:实践游戏,象征游戏及规则游戏。 强调智力发展对于儿童游戏的制约,而忽视了游戏对于智力发展的促进作用。 3.苏联的游戏理论 其代表人物有维果斯基、乌申斯基、鲁宾斯坦、列昂节夫、及艾利康宁等。 主要观点: ①强调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导活动。 ②强调游戏的社会性本质,反对本能论。 ③强调成人的教育影响。 (三)当代西方的游戏理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