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古代汉语.通论教案.第三章 语法2.docVIP

南京师范大学古代汉语.通论教案.第三章 语法2.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京师范大学古代汉语.通论教案.第三章 语法2 作者:硕博网????文章来源:中华硕博网????点击数: 482????更新时间:2008-4-28 中华硕博网()全球500所高校指定报名中心--南京师范大学古代汉语.通论教案.第三章 语法2        敬谦副词是古汉语中用得十分广泛而现代汉语中比较少见的一类副词,它包含尊人和自谦两个方面。敬谦副词的含义一般比较空泛。   常用的副词有:请,敬,谨;幸,惠,辱,蒙;敢,窃,伏,伏惟;忝,猥。   下面分四组加以讨论:   1、请、敬、谨   这三个副词都表示对对方的恭敬,它们所修饰的动词都表示说话人自己发出的动作行为。“请”可以译成“请允许我”,“敬”、“谨”则没有相当的现代语词翻译,可以不译。例如:   《左传·庄公十年》:“(曹刿)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战国策·赵策》:“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楚王曰:‘唯唯,诚若先生之言,谨奉社稷而以从。’”   “请”作表敬副词,主要是强调对对方的恭敬,含义较虚,与“请”作动词用时所表示的含义(对对方或他人有所请求)不同,应注意两者的区别。例如:   《左传·隐公元年》:“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臣请事之”的“请”,是表敬副词,意为“请允许我”;“则请除之”的“请”,是动词,意为“请求(你)”。   2、幸、惠、辱、蒙   这几个副词都表示对对方的尊重与恭敬,它们所修饰的动词都表示听话人(对方)发出的动作行为。“幸”表示对方这样做使自己感到幸运,“惠”表示对方这样做是对自己的照顾,“辱”表示对方这样做是使对方受到了屈辱,“蒙”表示对方这样做给说话人带来好处。例如:   《史记·滑稽列传》:“西门豹曰:‘至为河伯娶妇时,愿三老、巫祝、父老送女河上,幸来告语之,吾亦往送女。’”   《左传·僖公四年》:“(屈完)对曰:‘君惠徼(jiāo,求)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   宋曾巩《寄欧阳舍人书》:“去秋人还,蒙赐书及所撰先大父墓碑铭。”   3   敢、窃、伏、伏惟   这几个副词都表示自己的谦卑,它们所修饰的动词都表示说话人自己发出的动作行为。“敢”表“岂敢”、“冒昧”之意;“窃”表示“不敢径直以为如何”(不敢直截了当地明白说出),有“私自”、“私下”之意;“伏”指“趴在地上”,表示“以卑承尊”;“伏”常同动词“惟”组成凝固结构“伏惟”,用作敬辞,“伏惟”是“俯伏思惟”、“趴在地上想”的意思。例如:   《左传·隐公元年》:“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   李斯《谏逐客书》:“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枚乘《七发》:“伏闻太子玉体不安,亦少间乎?”   李密《陈情表》:“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4   忝、猥   这两个副词都表示自谦和尊人,它们所修饰的动词,既可表示说话人自己、也可表示听话人(对方)、还可表示讲话中涉及到的第三者所发出的动作行为。“忝”是“有愧于”的意思,“猥”表“苟且”、“枉曲”的意思。例如:   《后汉书·杨赐传》:“臣受恩偏特,忝任师傅,不敢自同凡臣,括囊避咎。”(“任”是说话者的行为)   晋潘正叔《赠陆机出为吴王郎中令》:“昔子忝私,贻我蕙兰;今子徂东,何以赠旃?”(“私”,偏爱,是对方的行为)   明汤显祖《紫钗记·春日言怀》:“先君忝参前朝相国,先母累封大郡夫人。”(“参”是第三者的动作)   《后汉书·隗嚣传》载《方望辞嚣书》:“望无耆耇之德,而猥讬宾客之上,诚自愧也。”(“讬”是说话者的行为)   杨恽《报孙会宗书》:“然窃恨足下不深惟其终始,而猥随俗之毁誉也。 ”(“随”是对方的行为)   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枉屈”是第三者的行为)     称代副词是指用在及物动词之前作状语、但具有称代作用、含义上相当于省略了的宾语的副词。   称代副词只有两个:相,见。   “相”的本义是“省视也”,即仔细察看。虚化为称代副词,有三种用法:   (1)   表示“互相”   即某一动作行为的施事者,又是这一行为的受事者,而某一动作行为的受事者,又是这一行为的施事者。也就是说,动词所涉及的双方(即句子的主语),同时以该动词所表示的行为施加于对方,彼此同样对待,“相”称代双方。例如:   《孟子·离娄上》:“父子相夷,则恶矣。”(夷,伤害、残杀。“父子相夷”表示“父夷子、子夷父”,父子互相残杀)   《老子》:“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三个“相”都是“互相”

文档评论(0)

精品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