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分析
——基于1990-2009年的经验数据
2010110315 李小浩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选取1990-2009年的实际GDP、实际货币供给量M1、实际利率R的经验数据,建立了VAR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各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同时利用方差分解的方法得到了各个变量对于GDP变化的贡献率。最后得出了货币政策能够在短时间内给经济带来影响,但是真正起作用的还是实体经济本身的结论。
关键词:货币政策,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
一、理论回顾
凯恩斯学派和货币学派都承认货币供给量对经济的影响。但凯恩斯学派认为货币供给量变动对经济的影响是间接地通过利率变动来实现的。货币政策的传递主要有两个途径:, ; ,( 赵晓雷,1999.10) ,,,,,,,,,,,GDP 的上下波动。货币学派也强调货币供给量对经济的影响。货币学派的理论可以简单地用一个货币交易方程式表述:MV= PY,V 代表货币流通速度,M ,P (Vector AutoRegressive, VAR) 模型, ( Impulse Response Function, IRF) 。使用VAR 模型的好处在于不需要对模型中货币政策变量的内生性和外生性做出事先的假定。事实上,Y由三个变量组成:GDP、货币供给量M1、实际利率R。实际GDP、M1是用其名义值除以价格P得到,,M1、实际利率R的冲击引起的GDP 的变化。
(一)VAR 模型与脉冲响应函数
1、VAR 模型
其中,为扰动项,A、B、C 为参数矩阵。
由于模型的分析结果严格依赖于随机扰动项为白噪声序列这一假设条件,进行协整检验,,,,,,,VAR模型。
2、脉冲响应函数
脉冲响应函数刻画的是,,VAR 模型的动态结构传导给其它所有的内生变量。由以上方程得到的向量移动平均模型(VMA) 为:
为系数矩阵,,则对的脉冲引起的的响应函数为:。
(二)我国货币政策的冲击反应分析
数据选取和数据处理
本文模型估计所采用的数据为1990- 2009年的年度数据。首先我们对所选取的数据进行处理,第一步是通过将名义GDP,名义M1分别除以当年的价格指数得到实际的GDP和实际的M1,将名义利率减去当年的通货膨胀率得到实际利率R。第二步,对实际GDP和
实际M1取对数,消除其大的波动趋势,记为LGDP,LM1。第三步,通过对LGDP,LM1进行单位根检验发现它们是非平稳序列,故需对它们进行差分处理记为D(LGDP),D(LM1)。
D(LGDP),D(LM1)可分别表示实际GDP和实际货币供给量的变化量。
2、模型设定与相关分析
(1)利用所得数据建立VAR模型
令,建立VAR模型。利用eviews6.0软件,可得到如下输出结果:
D(LGDP) D(LM1) R D(LGDP(-1)) ?0.640782 -2.439126 -53.53945 ?(0.44338) ?(0.89015) ?(33.6032) [ 1.44522] [-2.74013] [-1.59328] D(LGDP(-2)) ?0.043679 ?3.500767 -50.04440 ?(0.39115) ?(0.78528) ?(29.6444) [ 0.11167] [ 4.45797] [-1.68815] D(LGDP(-3)) -0.195125 -0.962027 ?48.24476 ?(0.27000) ?(0.54206) ?(20.4626) [-0.72270] [-1.77477] [ 2.35770] D(LM1(-1)) ?0.056884 -0.734911 -50.27508 ?(0.13435) ?(0.26972) ?(10.1821) [ 0.42340] [-2.72468] [-4.93760] D(LM1(-2)) -0.153005 ?0.294080 -24.96993 ?(0.19587) ?(0.39323) ?(14.8445) [-0.78117] [ 0.74785] [-1.68210] D(LM1(-3)) ?0.058203 ?0.010859 -3.123045 ?(0.20009) ?(0.40171) ?(15.1644) [ 0.29089] [ 0.02703] [-0.20595] R(-1) -0.009436 ?0.006380 ?0.434713 ?(0.00285) ?(0.00572) ?(0.21590) [-3.31223] [ 1.11554] [ 2.0135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