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孔林 ??? 孔子及家族专用墓地。??? 相传孔子死后,他的学生从四方带奇木异树来此种植2000多年来不断增植,已达3万余株,为我国最大的人工园林,园林内栖息着多种禽鸟,为旅游观赏胜境。 孔府 位于孔庙东侧,有“天下第一家”之称,是孔子嫡系长期居住的府第,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典型建筑。 你知道有关庄子的成语有哪些 朝三暮四 薪火相传 成者英雄败者贼 东施效颦 鹏程万里/扶摇直上 盗亦有道 无中生有 枯鱼之肆 越俎代庖 望洋兴叹 运斤成风 标新立异 呆若木鸡 题意解说 无用之用 明镜止水 寿长辱多 螳臂挡车 蜗角之争 每况愈下 以貌取人 孔子说:我仁; 孟子说:我义; 老子说:我以柔克刚; 庄子说:我顺其自然; 韩非子说:把他们全抓了。 孙子说:战场上见高低! 主要内容: 人类社会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 三个方面特征: (1)思想文化根据社会历史条件变化而演变 (2)多元化 (3)不同地区文化互相碰撞、互相交融 人教版历史必修3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线索: 先秦—产生和初步发展; 秦朝—沉重打击; 汉朝—成为正统思想; 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的新发展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含义 意义 原因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三、道家 孔子 孟子 荀子 四、法家 老子 庄子 韩非子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百家争鸣”的含义: 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所谓“百家”:指数量多。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除去小说家,则称“九流”) 所谓“争鸣”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发表自己的见解。 “百家争鸣”出现的社会原因: 1、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发展; 2、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 4、思想文化:私人讲学兴起。 3、阶级关系上:“士”阶层活跃并受重用; “百家争鸣”的意义: 1.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2.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3.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1、孔子: a、孔子的生平:(前551—前479年)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贵族的身份决定了他希望恢复周朝的“礼”;家族的没落,地位的下降,则促使他希望以“仁”作为处理社会人际关系的原则。 曲阜是春秋鲁国的都城,孔子的故乡。这里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最著名是曲阜三孔——孔府、孔庙、孔林。 孔庙 规模仅次于故宫的古建筑群。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地方。全庙南北长1公里多,占地327亩,共有厅堂殿庑400多间,包括三殿、一阁、一坛、三祠、两庑、两堂、两斋、十七亭、五十四门坊,前后共9进庭院,布局严谨,气势雄伟。 b、孔子的思想: ②主张“克己复礼” ③主张“有教无类” ①核心是“仁” 互相爱护,融洽相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以德治民,爱惜民力 子曰:“有教无类。”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被 后 世 尊 为 “万 世 师 表” 孔子的教育思想 文学贡献:《论语》 整理文化典籍:六经: 《诗》、《书》、《礼》、《易》、 《乐》、《春秋》 2、孟子的思想: 3、荀子的思想: ①主张实行“仁政”; ②提出“民贵君轻”; ③主张“性本善”。 ①主张“仁义”和“王道” ②提出“君舟民水” ③提出“人之性恶” 王道——以德服人 霸道——以力服人 王道(以德服人)和霸道(以力服人)是两种不同的统一天下的指导思想。 孟子主张王道,谴责霸道;荀子却兼谈王、霸。 《荀子》书中,反复地将王道霸道作了对比分析。他推崇王道理想,坚持王道胜过霸道 比较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异同 人性论 异 民本思想 仁的思想 同 荀子 孟子 孔子 爱人 以德治民 性相近 仁政 仁义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 性善论 性恶论 练习 1. 老子的思想: ①世界万物的本原是 “ 道 ” ②政治主张: 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③哲学思想: 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在运动,事物是相互依存和不断转化的,体现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三、道家 塞翁失马; 福祸相依 鸡犬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