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工仡佬语动词究.doc

  1. 1、本文档共1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比工仡佬语动词研究 吴雅萍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比工仡佬语简况 1 第二节 选题目的及研究动态 9 第三节 语料说明、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11 第二章 比工仡佬语动词的语义角色类型 12 第一节 比工仡佬语动词的语法功能 12 第二节 比工仡佬语动元的语义角色 18 一、动词的配价和动词的动元 18 二、动元的语义角色 19 第三节 小结 38 第三章 比工仡佬语动词的语义结构 40 第一节 动核结构与句模的关系 40 一、动核结构与句模 40 二、句模与句型 42 第二节 比工仡佬语动词的分类 42 第三节 比工仡佬语动词的语义结构 43 一、一元动词的语义结构 43 二、二元动词的语义结构 46 三、三元动词的语义结构 58 第四节 小结 61 第四章 比工仡佬语双及物结构及其配价研究 65 第一节 动词配价和句式配价 65 第二节 比工仡佬语主要的双及物结构 66 第三节 比工仡佬语双宾类取得义句式及其配价研究 68 一、进入取得义双宾句式的动词类型 68 二、进入双宾语句式的动词是一个连续统 69 三、双宾句的动词语义与句式特征 70 四、比工仡佬语双宾式双及物结构的句式义 74 第四节 比工仡佬语给予句式及其配价研究 74 一、比工仡佬语的典型给予句式及其句式义 74 二、进入典型给予句式的动词类型 76 三、给予义句式和取得义句式的区别 78 第五节 小结 79 结论 81 参考文献 82 附录一 比工仡佬语常见动词表 87 附录二 比工仡佬语话语材料 9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36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比工仡佬语简况 一、比工仡佬语是严重濒危语言 (一)仡佬族和仡佬族使用的语言 仡佬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古老民族,我国古代分布最广、人口众多的族群濮人、僚人便是其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先民。仡佬族早先居住的地域范围比较广,目前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贵州省和与之毗邻的广西、云南两省。另外在越南北部与我国云南省接壤的山区也有零星分布, 那是最近几百年间才从贵州迁移过去的。据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目前在中国境内的仡佬族约有50万人口,在越南境内则只有几百人。 仡佬族使用仡佬语,仡佬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仡央语支语言。该语言内部方言差异较大,操不同方言的人彼此听不懂对方的话。根据各方言的人不同的自称,可将其划分为“稿”、“阿欧”、“哈给”和“多罗”四个方言。然而就目前整个仡佬族使用语言的情况来看,其全民共同语和主要交际工具实为汉语,仡佬语本身倒成为一小部分人掌握的语言。大部分仡佬族地区无论男女老少都会说汉语,而会说仡佬语的却只有6千多人。在多民族杂居地区,有些仡佬族还会说或略通当地主体少数民族的语言。 (二)比工仡佬语是严重濒危语言 比工是位于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县与六枝特区交界处的一个仡佬族寨子。除了相邻的茅草寨也是仡佬族,使用仡佬语以外,其余毗邻者大部分为汉族、布依族、苗族村寨。比工和茅草寨的仡佬族自称 z??13(人;仡佬族)?ei31(红)p、ph、m、f、v、wpl、bl、vlt、th、d、n、l、(、?、s、z、?、?、jk、kh、?、χ、?、?、q、qh、h、?、?、?h、?、?h 韵母(a、?、e、i、?、?、u;?ai、au、?u、??、ei、iu、ui、?u;?an、a?、?n、en、in、i?、un、u?;ia、iau、ian、ia?、i??、i?、ua、uai、uan、ua?、u??、uei;ie 声调() 说明: 声母有d、l两种读法。d女性往往读作?lda??~?la??“寻找”,dei13~?lei13“滑”,de13~?le13 “麻”,?ma??de13~ma???le13“指甲”。个别词有复辅音和单辅音两读现象,显示了复辅音声母正趋消失的过程,如pl??31~p??31“忙”。 2)边擦音(仅发现一个例词(e31“换”。后舌尖边音?在其他仡佬语方言未发现。 3)χ和h两个擦音声母χ的摩擦程度较重,有互读情况。 4)w和v区分音位的不多。 i韵尾有时候甚至失落,如?ei31 ~?e31“红”、?lei13~?le13“滑”。 6)?u、????出现频率很高,它的来源值得探究。in、i??、ian、?ia?、iau、ua?uan、ua?多用来拼写汉语借词。 9)升调13往往念得较高,读作24或35。降调31往往读作低降21。 (二)词汇 1、基本特点 1)单音节词占有绝对的优势,名词则以双音节词居多。 2)词汇系统中存在大量同音词。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比工仡佬语声母和韵母已经简化,但声调仍然不太发达,只有4个,仍以单音节作为词汇的基本单位,造成构词音节短缺。 3)??31地,?ei13铁,??31猪,ji??t??31守,hua13淡,sa1

文档评论(0)

sdfgrt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