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泰州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流行病、传染病防治制度
学校是人群高度集中的群体生活团体,易于造成传染病的流行,我校人员的构成较为复杂,具有以下几点:
第一、招生辐射面广,基本上全市都有,学生中带有地方性流行病和传染病。
第二、人口的流动性大,每年都有很多人从不同地区来校工作,学校亦有不少人至各地出差,带进来某种传染病的机率比较大。
第三、一年一次寒暑假,学校返校时可能成为某种传染病的传染源。
第四、一年一度的招生中有可能为某一传染病的传染源。
第五、学生在校外个体餐店就餐人次比较多。
第六、学生不少来自农村,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不良,易造成传染病的流行。
第七、家长来校探视学生较多。
第八、学生饮水习惯不卫生,易致污染,容易使肠道传染病发生流行。
第九、工作人员因超负荷工作,身体的免疫机能有所下降,易使感染。
以上九点可以看出:流行病、传染病对我校师生健康的威胁是严重的,如不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后将不堪设想。制定流行病、传染病防治措施,必须从早期发现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增强易感人群免疫力三个方面着手。
一、把握好流行病、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
㈠及早发现,及早诊断流行病、传染病人
1.加强门诊检疫工作。
2.建立自报、互报制度。
3.加强对出差人员、外来人员、新生入校和老生返校的医学观察和监测。
4.加强对人畜共患的流行病、传染病管理,对家禽、家畜接触人员的医学观察。
5.加强对现症病人的隔离和诊断。
6.加强对病源携带者和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和必要的检查。
㈡做好对流行病、传染病的切断传播途径工作
1.防止空气传播疾病。如麻疹、白喉、百日咳、流感、流脑等传染病要防止飞沫传播。对肺结核、肺型炭疽等防止飞沫传外,还要防止尘埃传播,教育学生要做到:
⑴先洒水后扫地;⑵使用口罩;⑶注意寝室、教室中的对流空气;⑷常晒被褥,常换洗衣服;⑸做好痰的消毒处理;⑹大流行时要减少或停止集会和上课;⑺室内用醋、漂白粉或福尔马林蒸熏,紫外线照射消毒措施进行预防。
2.管好水源、供水、用水的卫生,教育学生要做到:
⑴不喝生水;⑵不用不洁的水洗手和不在污染水中洗涤餐具、蔬菜、瓜果;⑶手和衣服接触污水后要洗净晒干;⑷洪水期间要注意防止钓端病和布氏杆菌病的发生。
3.加强食品卫生的管理
所有肠道传染病、肠道寄生虫病都是由食用不洁、不熟的食品传染的,若干呼吸道传染病,如白喉、猩红热、结核、布多项病、炭疽、绦虫病也可经食物传播。教育学生要做到:
⑴饭前便后洗手;⑵不食不洁、不熟食品;⑶实行分餐制;⑷不吃零食;⑸尽量不到校外用餐;⑹加强对食品的采购、运输、贮存、制作各个环节中的卫生监督。
4.控制接触性传播。
⑴防止直接接触传播。宣传不搞婚外恋的接吻、拥抱,不共穿衣服、不共盖被褥,可避免性病、乙肝、疥疮、脓疱疮等疾病的发生。⑵防止间接传播。常洗手可减少和避免各种食物、用具和物品的污染。
5.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消灭四害,提高人们的群体卫生意识,可减少昆虫、吸虫引起的疟疾、乙脑及苍蝇传播伤寒、痢疾等疾病的发生。
6.防止医源性传播。遵守各种医疗规章制度,实行一人、一针、一管制度,严格血、注射等的消毒制度,加强办理输血、献血前的乙肝表面抗源的检测工作。
7.做好孕妇的检查工作,防止乙肝、风疹经胎盘直接传染至胎儿。
㈢保护健康人群
1.努力降低人群易感性,密切接触者实行有计划地预防接种措施。
2.在师生中广泛宣传传染病的危害,提高人们的群防意识。
3.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师生体质,提高人体免疫机能。
三、疫情报告制度和检疫
㈠疫情报告
传染病诊断和疑似诊断确定后,应迅速向市疾病控制中心报告,及时掌握疫情,进行登记,整理分析,从而制定防疫措施,为有效地开展预防工作,向学校提供有力的预防根据。
㈡报告病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三类35种传染病予以上报。
1.甲类传染病。
2.乙类传染病。
3.丙类传染病。
4.目前新增传染病如SHAS、禽流感。
㈢报告方法
学校卫生所医务人员为法定报告人,其他人员为义务报告人。对确诊或疑似诊断的传染病必须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片”,由报告人经卫生所负责人审核上报。
㈣报告时间
凡发现各类传染病及疑似病人时,立即向市疾病控制中心报告,不得超过2小时。
㈤报告要求
1.加强领导,建立健全报告制度,有专人负责。
2.发生疫情后,责任人不报、迟报(2小时后上报)、漏报、瞒报或授意他人不报,要追究单位负责人和责任人的责任。
3.医务人员要明白疫情报告的重要性,要及时正确填写卡片,避免漏报、迟报、错报。
4.发现疫情后,要进行登记、调查、整理、统计、分析,每年编制一次疫情表,以供研究。
㈥检疫
1.对来自国外的友人,要求出自有效的免疫接种卡,并进行医学观察,重点是艾滋病、霍乱、鼠疫、伤寒等。
2.对来自不同地区的新老生,入校后进行42天的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