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油品顺序输送方法 油品顺序输送是在一条管道中按一定顺序连续输送多种油品的管道输油工艺。顺序输送的油品主要是汽油、煤油、柴油等轻质油品类,以及液化石油气类和重质油晶类。同类油品中不同规格或不同牌号的油品,也可按批量顺序输送;不同油田、不同性质的原油,按照炼制要求也可以采取分批顺序输送。根据油品顺序输送的要求,不同的油品之间可以用隔离器或隔离液隔离的方法输送,也可以用相邻的不同油品直接接触的方法输送。这两种方法都会产生混油现象。采用何种方法,由管道的起伏条件和允许混油量等而定。多种油品采用顺序输送与采用多条单一油晶管道输送相比,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且产生的混油可以采取技术措施予以处理。因此,油品顺序输送已成为成品油长距离管道输送的主要方式。 (2)易凝高黏油品输送方法 易凝油品是指凝固点高于管道所处环境温度的高含蜡量的原油和重油;高黏油品是指在温度为500C的条件下其黏度值高达数沲的油品。这两类油晶的输送须采用降黏和减阻等管道输油工艺。 易凝高黏油品常采取降黏和减阻等方法输送,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①加热 ②高速流动 ③稀释 ④改变蜡在油品中的结构形态 ⑤用水分散易凝高黏油品或改变管壁附近的液流形态 一般采用水悬浮和乳化降黏两种方法。水悬浮是将易凝油晶注入温度远低于凝固点的水中,形成凝油粒与水组成的悬浮液,输送时摩阻仅略大于水。在终点将悬浮液加热并添加破乳剂进行油、水分离,然后脱水。这种输送方法正常运行的关键是保证悬浮液的稳定。乳化降黏方法是将表面活性剂水溶液或浓度0.05%~0.2%的碱性化合物加入高黏油中,在适当的温度和剪切力作用下,形成水包油型乳化液,可显著降低高黏原油的黏度。这种方法目前常用于高黏原油的输送。 2 油品输送流程 管道沿线上下两泵站之间的连接方式,可有开式流程和密闭流程两种。 图6-1 输送流程示意图 第6章 管道运载工具原理及应用 6.1 管道运输系统的发展及其特征 6.1.1 管道运输系统的发展过程 管道运输是使用管道输送流体货物的一种运输方式,所输送的货物主要是油品(原油和成品油)、天然气(包括油田伴生气)、煤浆及其他矿浆。管道运输是随石油开发而兴趣,并随着石油、天然气等流体燃料需求量的增长而发展。目前,各国主要利用管道进行国内和国际间的流体燃料运输,有不少国家在国内已建成油、气管道网。大型国际管道已横跨北美、北欧、东欧乃至跨越地中海连接欧非两大陆。年输送原油量亿吨以上和天然气百亿立方米以上的管道相继建成,对加速流体燃料运输起着重要作用。近20年来,固体料浆管道的问世给大量运输煤炭等开辟了途径,为管道运输开创了新领域,管道运输的发展正方兴未艾。 我国是最早使用管子输送流体的国家。约在公元前200年,已经出现用打通竹节的竹子连接起来输送卤水的管道。由于竹子可以就地取材,耐腐蚀,这项技术流传至今。 现代管道运输始于19世纪中叶。1859年8月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泰特斯维尔打出第一口油井,开始了油溪地区的石油开发。开采出来的原油要经泰特斯维尔河运到120km以外的匹兹堡炼油厂,运原油的船舶最多时达100艘。1861年修建了匹兹堡至科里的铁路,但距油田仍有36km。自油田至铁路车站或水运码头,每天要用近2 000辆马车载运原油,不仅运费昂贵,而且还有发生火灾的危险。为改变这种状况,有人提出采用管道输送。 1863~1865年开始试用铸铁管修建输油管道,因漏失量大而未能实际应用。1865年10月美国人S.V.锡克尔用管径50 mm、长4.6 m搭焊的熟铁管,修建了一条全长9.756m的管道,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皮特霍尔铺至米勒油区铁路车站。沿线设三台泵,每小时输送原油13m3。1880年和1893年相继出现管径100mm的成品油管道和天然气管遭。1886年在俄国巴库修建了一条管径100 mm的原油管道。这是管道运输的创始阶段、管材、管子连接技术、增压设备和施工专用机械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1895年生产出质地较好的钢管。1911年输气管道的钢管连接采用了乙炔焊焊接技术。1928年用电弧焊代替了乙炔焊,并生产出无缝钢管和高强度钢管,使修建管道的耗钢量显著降低,至此管子及其连接技术得到初步解决。 最初,油、气管道的增压设备都是以蒸汽为动力直接驱动的,如蒸汽往复泵、卧式往复泵或压气机。19世纪90年代初,出现了内燃机(如柴油机和燃气机),逐渐取代了蒸汽机。1920年由电动机直接驱动的高转速离心泵开始用于管道,缩小了设备的体积,提高了管道输送效率。从此,柴油机、燃气机和电动机因各具优点一直并存应用于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