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漂浮的歌剧》对《哈姆雷特》的戏仿.doc
摘 要:戏仿是后现代主义小说的一个主要特征。约翰·巴思的处女作《漂浮的歌剧》,在故事的主要线索、情节发展、主导思想和主人公的具体思辩等多个方面都对《哈姆雷特》进行了戏 仿和颠覆。社会实践报告范文网这种技巧的运用使得解读《漂浮的歌剧》变成了一个与《哈姆雷特》不断互相观照的过程,前者既是对后者的继承,又是对后者的疏离。认识到这一点是解读《飘浮的歌剧》的关键。
关键词:巴思 《漂浮的歌剧》 戏仿 《哈姆雷特》
《飘浮的歌剧》(The Floating Opera,1956)是美国著名后现代作家约翰·巴思(John Bath,1930-)的处女作,与他的第二部小说《路的尽头》(The End of the Road,1958)并称姊妹篇。该小说主要反映了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的美国人对自身处境的一种思索和对本体存在的一种理性观照,作者在小说中给出的结论是虚无主义的,即认为人的存在毫无意义,这也是二战以后许多文学作品的共同主题。扎克·鲍恩在论及这部小说的主题时说:“主要的问题是那个历来都关注的有关存在的问题。‘生存还是毁灭’,与它相伴的是它在逻辑上的延伸即‘为什么存在?’和它在当代的逆命题‘为什么不存在?’” (Bowen, 1994:2))这个主题自然让我们想到了哈姆雷特。实际上,小说中直接提到哈姆雷特其人和《哈姆雷特》剧本原文的地方就多达十多处。纵观全书,巴思似乎有意地在他的小说和《哈姆雷特》之间建立某种联系。本人认为这种联系便是戏仿。事实证明,《飘浮的歌剧》是建立在戏仿《哈姆雷特》的基础之上的。 戏仿主要包括滑稽与模仿两个方面,它是后现代主义小说的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特征。它通常“是一种诗或文,模仿着某一(类)作者(家)的思想语言特色,模仿的方式导致了似乎可笑的效果,尤其是运用到不合适的主题时;或者模仿原作以产生可笑之效果”(胡全生,2002:117)。其表现方式主要包括模仿、颠覆或改造、借用等。巴思,作为试验主义的代表人物,是深谙这种技巧的妙用的。一提到巴思和戏仿,很多人就会想到他的《羊孩贾尔斯》(Giles Goat-Boy,1966)等作品。谈到《漂浮的歌剧》和《路的尽头》,评论家们则多认为它们比巴思的其他作品“更少冗言,更少复杂句子,更少极端结构,”因此这两部作品“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Fogel,1990:3)。但是也有评论家如查尔斯·哈里斯等便看到了《漂浮的歌剧》中包含有戏仿这种为后现代主义小说家所热衷的文学技巧。(Harris, 1976: 34)但是,他并没有指出《飘浮的歌剧》戏仿的对象是《哈姆雷特》。本文将从故事的主要线索、情节发展、主导思想和主人公的具体思辩等多个方面对这一点进行论证。戏仿首先发生在故事发展的一条主要线索上。《哈姆雷特》的一个主要线索是对先王死因的追查。父亲的鬼魂告知哈姆雷特他是被现在的国王即哈姆雷特的叔叔克劳迪斯谋杀的。为了证实鬼魂的话,哈姆雷特展开了一系列行动,如装疯、利用“戏中戏”等。当他确信父亲的确是被新国王所害之后,经过一些波折,最终手刃克劳迪斯,为父亲报了仇。在这个过程中,哈姆雷特也曾感慨命运的多舛,并对生与死进行了严肃的、带有悲观色彩的思考(第三幕第一场),但重要的是,无论他的思想斗争多么激烈,这一切都最终指向一个伟大的行动——为父报仇。 与哈姆雷特相似,《漂浮的歌剧》中的托德也一直在“探询”父亲死亡的原因。他的父亲在经济大萧条时丧失了所有财产,自缢而死。然而托德却认为父亲的死另有原因,“难道一个人的父亲会因为简单的、愚蠢的缺少金钱就把自己吊死吗?” (Barth,1967:3)(第179页)“人们不会关心父亲的坟墓这样的琐事,而只关心原因。我等待着。”(第180页)。在他看来,“父亲的生活和他那难以解释的死亡应该有某种内在的逻辑和因果关系,倘若找不到这样一个合乎理性的模式,人的存在又有什么意义呢?”(刘象愚,1997:44)于是为了解开谜团,他四处奔走查证。然而他的查找最终没有任何结果,他所追寻的那种合乎理性的逻辑关系只是一个骗人的梦而已。他终于认识到人的存在在本质上是何其荒诞。于是,1937年6月21日早晨,“我(托德)意识到我要把今天作为我的最后一天;我要在今天自杀”。我们可以看出,对父亲死因的追寻使他得出了一个与哈姆雷特完全不同的、虚无主义的结论,而且他的一切行为的最终指向是自杀。很明显,巴思在他的小说中模仿并改造了《哈姆雷特》中的一条重要线索,并颠覆了最终的结论。 其次,《漂浮的歌剧》戏仿了《哈姆雷特》的情节发展。就情节发展而言,悲剧和小说虽属不同体裁,但情节安排多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模式,即一般都有开头、发展、高潮和结尾等几个部分,也就是说情节的发展一般都指向冲突的最后解决。比如《哈姆雷特》一开场时,哈姆雷特被先王的鬼魂告知他是被现在的国王所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永跃恒公司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探讨与研究.doc
- 永跃恒公永跃恒公司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纠纷的应用.doc
-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的应用题.doc
- 江铃一般情况swot分析.doc
- 污垢组成及怎样洗衣物和选购织物洗涤剂.doc
- 污废水处理与维护管理概述例题.doc
- 污水处理厂运行成本控制探讨.doc
- 污泥的处理和处置.doc
- 污泥的处理和处置_secret.doc
- 汤亭亭《第五和平之书》的东方主义叙事策略.doc
- 2025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考前冲刺练习(突破训练)附答案详解.docx
- 2024年国家电网招聘考试通关题库含答案详解(基础题).docx
- 2024-2025学年度广播电视编辑记者题库附答案详解(实用).docx
- 2024-2025学年度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模拟题库含完整答案详解【有一套】.docx
- 2024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考试综合练习及完整答案详解(夺冠系列).docx
- 2024-2025学年度广播电视编辑记者题库检测试题打印及答案详解(基础+提升).docx
- 2024年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模拟题库含答案详解【轻巧夺冠】.docx
- 2024广播电视编辑记者题库及答案详解(全优).docx
- 2024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考试能力检测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AB卷.docx
- 2024-2025学年度事业单位工勤技能考试预测复习【精练】附答案详解.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