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规范.doc
吴忠南门综合医院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规范
抗菌药物是医疗机构内应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它对于控制临床感染性疾患起到重要作用。但如果应用不当,不权造成浪费,也会引起许多药源性疾患者及诱导细菌耐药性发生。因此特制定临床应用规范,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保证抗菌药物治疗的安全有效。
严格掌握抗菌药物应用的适应症
对于细菌、真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等引起的感染都可以选用抗菌药物治疗。但对于单纯性病毒感染及发热原因不明(除高度怀疑上述致病性微生物引起的感染外)的病人,一般不宜选用抗菌药物治疗。
抗菌药物联合应用主要适用于单一药物不能控制的混合性感染、免疫功能低下合并感染,或需联合用药的严重感染(如穿孔性腹膜炎、细菌性心内膜炎等)。联合用药应选择有协同或相加作用的组合,多数病人同时进行二联用药,一般不用三联或三联以上用药,以适当减少各药的剂量,减轻不良反应。
抗菌药物预防应用要有明确的目的,必须在充分权衡感染发生的可能性、药物预防效果、耐药性产生、不良反应等因素基础上决定。外科手术和介入性检查治疗不应常规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应根据病人体质、手术大小、时间长短及切口类型等确定是否预防用药。术后应严格观察病人的体温、血象及切口情况,确定有无手术部位感染(SSI),是否给予抗菌药物治疗。一般在无菌条件下作胸、腹、脑脊髓膜、心包、关节等浆膜腔穿刺时,不应常规应用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给药方案的制定和调整原则
抗菌药物给药方案(包括种类、剂型、剂量、途径、间隔时间、配伍等)应根据各类抗菌药物抗菌谱、抗菌活性、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特点、细菌耐药情况、不良反应及价格等因素综合考虑,并要根据病人的生理特点(如高龄、小儿、孕乳妇等)、病理特点(如肝肾功能损害、过敏体质等)、感染部位等具体情况制定经验性给药方案;有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的,则调整个体化给药方案
对于轻中度感染,如选用口服药物有效,尽量不用注射剂;静脉用药一般用点滴法,必要时可在莫菲氏管中给药,但不宜静脉滴注;应严格按照规定做抗生素皮试,皮试阴性亦不能完全保证用药时无过敏反应,用药过程中仍需严密观察,以便及时发现过敏反应及其他不良反应,采取相应措施,保证用药安全。更换药品要慎重,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应在三日以上无效时方可考虑
抗菌药的管理临床应用实行分级管理。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目录:
非限制使用
(一线) 限制使用
(二线) 特殊使用
(三线) 青霉素类 青霉素、苄星青霉素、氨苄西林、苯唑西林、哌拉西林、阿莫西林(口服、注射) 阿洛西林 / 头孢菌素类 头孢氨苄(口服)头孢羟氨苄(口服)头孢唑啉 头孢硫醚、头孢替唑、头孢替安、头孢呋辛酯(口服)、头孢哌酮、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克肟、头孢唑肟 头孢吡肟 其他B内酰胺类 头孢美唑、氨曲南、头孢丙稀(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口服)、美洛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舒巴钠、头孢哌酮他唑巴坦 / 氨基糖苷类 庆大霉素、阿米卡星、链霉素 / / 大环内酯类 红霉素(口服、注射、外用) 阿奇霉素(口服、注射) 喹诺酮类 诺氟沙星(口服)、环丙沙星(口服、注射) 左氧氟沙星(口服、注射)、洛美沙星(口服、注射)、加替沙星 / 磺胺类 复方磺胺甲噁唑(口服) 磺胺嘧啶钠 / 抗真菌类 制霉素(口服、外用)、克霉素(口服、外用)、灰黄霉素(口服) 氟康唑(口服) / 抗结核病类 异烟肼(口服)、利福平(口服)、乙胺丁醇(口服)、吡嗪酰胺(口服) / / 其它类 甲硝唑(口服、注射)、克林霉素(口服、注射)、磷霉素、四环素(口服)、呋喃妥因(口服) 奥硝唑(口服、注射) / 加强抗菌药物实验室监测。
化验室应经常向全院发布各院区致病菌分布及药敏统计资料。
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的宏观调控和管理
药事管理领导小组定期讨论本院抗菌药物应用品种,选择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小、相对价廉的药物作为常规应用品种;暂停或淘汰临床应用无效或已产生严重耐药性的药物;临床科室对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药物除要及时报告外,还要与生产单位联系,追查原因;对国内外新药,包括药厂无偿赠送作临床试验的药物.由药剂科和临床科室提出,经院药事领导小组批准,方可进入临床,列入医院用药范围,并要有计划地进行临床再评价;药剂科要保证药品供应,方便临床;临床科室不得擅自把抗菌药物让病人自购,给病人应用。药事领导小组对全院各级人员进行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教育和培训,定期举办抗感染药物研讨会,通过举办讲座、办学习班、新药介绍等形式普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知识,并不断更新相关知识,不断提高全院抗菌药物治疗水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