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论文模板
作者须自行邀请科技英语专业人员或者英语为母语人士帮助修订全文的英文部分,包括英文题目、摘要、关键词和图表英文及英文正文等,务必保证英文表达正确流畅。
全称简称不得交替使用(中文摘要、英文摘要、正文、每个图、每个表分开考虑,图表使用简称应作中英文注解):简单术语可以不设简称(缩略语),如其中有公式要使用或为便于全域和行业理解,可在术语第一次出现时给出全称和简称(缩略语),后面文字仍用全称;复杂术语第一次出现给出全称和简称(缩略语)后,后面文字中出现都直接用简称(缩略语)。
拉丁学名的属名及以下的种名、变种名斜体,属名首字母大写,属以上(不含属)的拉丁名、定名人、“var.”、“sp.”、“ssp.”、“spp.”等用正体;拉丁学名第一次出现时用全称,以后使用可简写属名为首字母加点(中文摘要、英文摘要、正文、每个图、每个表分开考虑)。
符号使用及其上下标、正斜体形式要准确,且在全文包括图表中都统一。
基因名斜体。限制性酶前3个字母斜体。表示物质构型、构象、旋光性、取代基位置的字母用斜体。
依照《GB 3100-3102—93 量与单位》使用计量单位名称和符号。量符号斜体,单位符号正体。
标点符号和运算符号写法:
在中文部分用宋体,顿号“、”,逗号“,”,分号“;”,冒号“:”,问号“?”,引号““””和“‘’”,括号“()”,破折号“——”,省略号“……”,连接号“—”、“–”和“-”以及加号“+”,减号“-”,加减号“±”,乘号“×”,除号“÷”,等号“=”,冒号“:”,问号“?”,其后空一格;引号““””和“‘’”,括号“()”,均作为整体前后各空一格;破折号“—”,省略号“…”,前后不空格;连接号“-”以及加号“+”,减号“-”,加减号“±”,乘号“×”,除号“÷”,等号“=”,大于小于符号“”、“”、“≥”和“≤”,比例号“:”等,前后各空一格。
数值与包括“℃”在内的单位符号间空1格,但与“%”、“′”、“″”、“°”间不空格,文、图、表中都是。
小数点前或后超过3位数字的数值以小数点为中心3位一空,如1 234.567 8,但在图、表、公式中不空格。
中文名词在括号内的相应英文表达,除专有名词外,仅首词的首字母大写。
中文全文除各级标题和作者外用宋体;数字及英文部分(包括图表、公式中的数字及英文)都用Times New Roman体。全文采用单倍行距。
川西亚高山森林土壤有机层碳、氮、磷储量特征*
中文题名左对齐、二号、中文黑体。
题名后加星号“*”上标对应脚注表示论文资助基金。
邓仁菊1 杨万勤1, 2** 张 健1 胡建利1 冯瑞芳1 简 毅1 林 静1
作者中文姓名左对齐、四号仿宋。单名作者姓与名之间空1格;不同作者姓名间空2格。
姓名后以数字上标对应机构,以双星号“**”上标对应脚注表示通讯作者。
1四川农业大学林学园艺学院 雅安 625014
2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成都 610041
机构中文名称左对齐、六号。各机构单独成行,机构前以数字上标对应作者。机构、城市、邮编间分别空2格。
摘 要 土壤有机层(OL)是高寒森林生态系统中极具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其碳、氮、磷等生物元素储量对于揭示土壤有机碳(OC)固定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同步研究了川西亚高山云杉林(Picea purpurea Masters,SF)、冷杉林(Abies faxoniana Rehder E. H. Wilson,FF)和白桦林(Betula platyphylla Sukaczev,BF)生态系统土壤有机层和矿质层(MS)的有机碳、全氮(TN)及全磷(TP)储量特征。结果显示:所有土壤剖面上的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ROC)含量均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降低,即未分解层<半分解层<完全分解层<腐殖质层<淀积层<母质层。云杉林、冷杉林和白桦林土壤有机层的有机碳储量分别为29.38(±1.28)t hm-2、22.701.20)t hm-2和8.630.95)t hm-2,矿质土壤中分别为17.841.92)t hm-2、19.741.76)t hm-2和14.921.64)t hm-2。冷杉林和白桦林的土壤剖面上的全氮和全磷含量大小顺序为半分解层<完全分解层<腐殖质层,但腐殖质层>淀积层>母质层。云杉林、冷杉林、白桦林土壤有机层的全氮储量分别为0.85(±0.11)t hm-2、0.680.06)t hm-2和0.360.03)t hm-2,全磷储量分别为0.290.03)t hm-2、0.220.03)t hm-2和0.060.02)t hm-2。研究表明,人为干扰导致的林地微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等导致的微生物活性升高可能对研究区域内的土壤碳源/汇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土壤腐殖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国移动2018年校园招聘考试笔试题目考试试卷-历年考试真题.doc VIP
- 基础会计洑建红习题答案(新税率).doc VIP
- 蟑螂防治_六_不同场所蟑螂的防治.docx VIP
- 人民大2023商务英语视听说(第1册)(第二版)PPTUnit 8 Work and Life.pptx VIP
- 医美皮肤美容产品芙语诺专业知识课件.pdf VIP
- 跨文化交际:中英文化对比 (14).ppt VIP
- 《乳腺癌术后康复锻炼课件》.ppt VIP
- 科研经费管理规定.docx VIP
- 鲁科版四年级上册劳动项目一 清洁与卫生——班级卫生大扫除(课件).pptx VIP
- 2025年秋学期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