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涉外礼俗.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章 涉外礼俗 第一节 中西方文化差异简述 一、中西方社会价值体系之渊源 中国传统文化在儒、道、墨、法、佛诸派的价值原则中形成了以儒家的价值原则为主导的价值体系。具体表现为敬老、爱幼、男尊女卑、极其注重群体意识和等级观念。 基督教是西方文化的总背景。原罪观念在西方根深蒂固,所以西方人的道德指向是个人向自己负责,通过个人奋斗向上帝赎罪,强调个体和个人价值,提倡个人的自信和实事求是的态度,注重个人隐私和独立。 二、中西文化差异对礼仪的影响 1.群体与个体。 就价值观而言,中华文化以整体作为其价值基础,具有鲜明的集体主义特征。西方文化则突出个体性和主观作用,以个体为中心,尊崇个人的人格、价值、尊严。 2.含蓄与外向。 中国人与人接触,古已有之的是打恭、作揖、谦让,少有身体接触。 西方文化推崇直率,感情外露受到赞许,人们为人处世偏向于情感流露。 3.恭谦与自信 中国人视恭谦为美德,而自炫其能不足取,否则就有自不量力,目中无人之嫌。与此相反,在西方文化中恭谦并不值得称道,处处表现出充分的自信。 4.热情与隐私 中国人热情好客!在人际交往中饱含热情问寒问暖似乎没有什么可保留的。 西方国家特别重视对方的隐私权,个人稳私主要包括个人状况、政治观念、个人行为动向等。 5.尊老与“女士优先” 东方文化受 “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男士的地位仍然较女士有优越性。女士优先是西方国家交际中的原则之一。中国对待长者特别尊敬,而在西方“老”含有不中用之意。 6.等级观念与平等 东方文化等级观念强烈,家庭背景在人的成长中仍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在西方国家,除了英国外,大多数西方国家都倡导平等观念。 第二节 中西方礼貌原则比较 一、西方的礼貌原则 1.得体原则,尽量少让别人吃亏;尽量多使别人得益。 2..慷慨准则,尽量少使自己得益;尽量多让自己吃亏。 3.赞誉准则,尽量少贬低别人;尽量多赞誉别人。 4.谦逊准则,尽量少赞誉自己;尽量多贬低自己。 5.一致准则,尽量减少双方的分歧;尽量增加双方的一致。 6.同情准则,尽量减少自己与他人在感情上的对立。 二、中国的礼貌原则 1.贬己尊人准则:指谓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事物时要“贬”、要“谦”;指谓听者或与听者有关联的事物时要“抬”、要“尊”。 2.称呼准则:即用适合的称呼与对方打招呼,同时要考虑到对方的年龄、身份、场合等诸多因素。 3.文雅准则:即“选用雅言,禁用秽语,多用委婉,少用直言”。 4.求同准则:即交际双方尽量满足对方的要求,力求和谐一致。 5.德、言、行准则:指在行为上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在言辞上尽量夸大别人给自己的好处。 三、涉外交往的基本原则 在涉外交往中,我们要注意遵守以下原则: 1. 不卑不亢。言行应从容得体。不应表现得畏惧自卑,也不应表现得狂傲自大。   2. 求同存异。各国礼仪习俗存在着差异,重要的是了解,而不是评判是非,鉴定优劣。   3. 入乡随俗。要真正做到尊重交往对象,首先就必须尊重对方所独有的风俗习惯。   4. 信守约定。认真严格地遵守自己的所有承诺,说话务必算数,许诺一定兑现。   5. 热情适度,内外有别。把握好待人热情友好的具体分寸。要分清内外,注意保密。   6. 谦虚适当。一方面反对一味地抬高自己,但也绝对没有必要妄自菲薄。,   7. 尊重隐私。在对外交往中不要涉及收入支出,年龄,婚姻,个人经历,信仰政见等。 第三节 中西方社交礼俗比较 一、个人形象 西方人对于不同场合的个人仪表较为注重。而在中国似乎更推崇“清水出芙蓉”,除了在服务业中强调工作妆之外,在日常生活中女士对自身的妆容未有足够的重视。 在服饰方面,西方在不同场合形成了约定俗成的穿衣规则。我国没有礼服、便服之分。 二、待人接物 1.介绍。西方人第一次见面时,习惯于主动自我介绍。中国人一般是在已知对方是谁而只需介绍自己时才主动介绍自己。西方人因公办事时送上自己的名片即可证明自己的身份。中国人因公办事则要持单位介绍信。 2.敬语称谓。在汉文化中,自卑以尊人是礼貌的核心部分,指称自己或相关的人、事用谦语,指称他人或相关的人、事则用敬语。而英语中无论指称自己或他人多采用较为平等对称的称谓方式。 西方人一般不用正式头衔。只对法官、医生、高级军官、教授、高级神职人员称呼头衔。而中国人喜欢用职务作为称呼,以示尊敬。 3.打招呼。西方人见面时通常用“Hello”、“Hi”、“Good morning”、“How are you?”等词来打招呼,而中国人在见面时却习惯说“你

文档评论(0)

白领文档(原创)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