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育的思考.doc
教育的思考
颜小锋
一、何为教育之使命?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道:做人,生存之道;业:课业,事业;惑:面临的种种困惑。
二、何为生存之道?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德紧跟道其后,生存之道,跟德密不可分。
三、何谓德?
德 行+直+一+心 正心:亘古不变的想法。一心:万众一心,从整体角度看,公认的,能统一的想法。
道德 道:规律 德:顺应规律
即生存之道的根本,大家一起说,是什么?
Eg:爱,责任,善良,勇敢,创新......
四、为什么这个德是爱,是责任,是勇敢......?
这个过程就是探究德的过程,在古代就叫明德。
五、怎么明德?
欲明德先诚其意,欲诚意先正其心,欲正心先致其知,致知先格物。
格物-》致知-》正心-》诚意 = 明德,即懂得生存之道,懂得传什么道。
六、何为格物,致知,正心,诚意?
格物,格什么物?
格:格式化,系统化,分成一格一格。物:自然万物。亲近自然,重新按照自己的理解系统的给万事万物分门别类,探寻其中的规律,现在我来格一次物:
出示系统生命论,融入古人智慧。
总结:每个系统只有想方设法构成一个更大的系统,才可以更好的生存下去,这就是生存之道,如何构成一个更大的生存系统?把自己当做一个分子,去组成一个更大的物质,并共同努力去维护这个系统,整个环境就是一个系统,我们只有融入环境,而不是主宰环境。也就是:利他,贡献,立人,达人......仁,当你想到这里,也就致知了,达到了变知识为智慧,觉悟了。
正心,以致知作为判断德的标准,责任?竞争?善良?......那些更接近德呢,看他们是不是有利于将社会构成一个更大的系统。
诚意,即归心,一心一意去探寻这个德,不动摇,不半途而废。
正心,归心了,德也就知道了,也就知道传什么道了,德就是传至善道,传慈悲道,传“和”道,传阴阳平衡道,传中庸道,传“天人合一”的道,用现代人说,传爱道,传宽容道,传一切利于构成更大系统的道,传以退为进之道。
七、怎么传道?怎么教孩子优良的德行?
依于仁,还有义礼智信,充分展现出人类美好的道德,率性。仁是德的核心,是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如何更好的相处的学问。
八、既然依于仁,那何谓仁?还有,义、礼、知、信,又是什么?
仁,两个人,告诉我们如何与人相处,品格教育的根本就是教会孩子与人相处。
仁之本?孝。与人相处的根本就是先于父母相处,孝,是本中之本,地位无比重要,所以教育的教左边是一个“孝”子。
仁的其它核心:恕,如心,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爱,把自己想要的给别人。
我们可能会担心,心想这些大道理孩子会懂么?将心比心,先从自己做起,自己处处做到了,孩子自然做到了,从小让孩子看到我们是如何尊敬爷爷奶奶,父母双方如何相濡以沫,将心比心,修身养性,从不在孩子面前生气,用爱来感化孩子,孩子能坏吗?现在很多情况都是我们长这么大了,连我们自己都不知道仁之本,教育之本,谈何教育孩子?你在孩子面前有过怨气和怒气没?有的话,教育就失败了,一个孝顺的人是永远不会在家里生气的,尤其是在老人和孩子面前,父慈子孝。
做起来难啊,如何克制住自己的怨气和怒气呢?如何修生养性呢?
仁字后面还有很多,具体的培养品格的方法还有,义礼智信,这些都是安身立命之本,是德。
义,责任感,义不容辞,为什么义不容辞呢,你不这样,就会那样,不允许你推辞,因果教育。
礼,规矩,先仁后礼,要体现出对人的尊重,与人和谐相处,做一个仁者,必须要在懂得仁的道理上,用礼约束自己,最终目的还是培养仁义之心,礼要处处体现仁义之心,任何规矩都要让孩子知道为什么这么做,这不是命令,是做人的基本道理,每个人要好好的生活在世上,都需要这样做。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用做人的道理教育引导,用规矩来约束,而不是,道之以政,齐之以刑,用政令引导,用惩罚约束就大错特错了。
需不需要惩罚呢?需要,在明知违背仁义,仍然不讲礼的情况下,让他知道因果,教他什么是义,有些事,比如孝,爸爸做到了,你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不容许你对爷爷奶奶有任何不敬,家长如果纵容这些,就等于纵容孩子违背仁义,这就是溺爱。
智,智慧,中庸之道,大智慧,看书,学习能力,榜样,教育技巧等智慧
信,信=人+言,一个人说话,坚决不能有半点谎言,从小要杜绝,学会对人说出的话负责,从小让孩子知道对自己的话负100的责任,如果没有,可以惩罚,要不然迟早,这个世界也会惩罚他的,但前提是先让孩子明白信是什么意思,并且大人时时做给他们看才行,不能孩子在茫然无知的情况下就惩罚,就大动干戈,中庸之道啊,把握好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