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2011中国3C行业十大悬疑:谁能挑战iPad.docVIP

南方都市报:2011中国3C行业十大悬疑:谁能挑战iPad.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方都市报:2011中国3C行业十大悬疑:谁能挑战iPad在列 2010刚刚过去,盘点3C行业,脑海里浮现出的第一个词,竟然是斗争。 有一种内斗叫国美。国美创始人黄光裕与陈晓领导的董事会摆出“鱼死网破”的架势,牵引出对商业规则和商业伦理的大讨论; 有一种互殴叫3Q。腾讯与360的战争引起公众对于用户隐私和信息安全的担忧; 当然,3C行业,不灭的还有“创新”二字。 有一种牛逼叫苹果。iPad撼动了整条PC产业链;iPhone仅凭一款机便打遍天下无敌手,苹果还让合作方中国联通挤占了移动盘踞多年的高端市场。 有一种力量叫微博。这种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平台大受欢迎:去年10月,仅新浪微博的注册用户已达到5000万。 2011年即将到来,思量3C行业可能的悬念,也离不开斗争、创新两个关键词。 黄家会否掌控国美主导权?国产彩电如何应对外资的降价狂潮?各品牌平板电脑将如何对抗iPad?3G之后,运营商4G竞速走势如何?传统家电卖场如何快速打造在线优势?智能电视怎样突破内容和监管瓶颈? 南方都市报《3C周刊》特推出中国3C行业十大悬疑,让我们一起展望未来一年可能、将发生的纷繁复杂的商业世界大事件。 文/汪小星 平板电脑群雄并起 谁能挑战iPad? [核心提示] iPad盛宴让谁都不愿缺席,各方诸侯希望在格局未定时抢到地盘。Windows+Intel的格局被打破后,产业不再仅靠规模和品牌取胜,纵向产业整合的PAD时代,中国的平板电脑产业机会显现,产业链的深度本土化可望打破PC僵局。 近一年来,iPad的热销让各个厂商看到了一个需求旺盛的平板电脑市场。到目前为止,平板电脑市场一直是苹果iPad的天下。美国Gartner预测iPad的销量2011年有望大幅上升至2000万台。强大的市场需求和iPad的成功示范效应无疑让厂商都不愿意缺席这个盛宴。 统计显示,全球已开发、正开发或即将开发平板电脑的厂商已达30多家,产品款式更是不胜枚举。包括联想、宏基、惠普等传统PC大佬,诺基亚、摩托罗拉、酷派等手机终端厂商,中兴和华为等传统通信设备商,微软、英特尔、高通等软件和芯片厂商,甚至汉王、爱国者、万利达等以MP3、MP4、电子书和数码相框等消费电子产品起家的品牌,比亚迪、国美电器、皮尔卡丹等跨界者也迫不及待加入战局。 本土品牌在平板上的市场机会初显,首先,移动终端在核心部件与系统架构上已经不再是Wintel联盟一统天下了,谷歌Android+ARM的“双A”构架、英特尔与诺基亚合作的MeeGo,以及“微软+ARM”、“英特尔+Android”等等全新组合,都在呈现出各自的优势。这些多样化的阵营以及逐渐成熟的产业链,大大扩充了中国企业的技术选择和商业谈判的空间。拥有A ndroid平台、瑞芯微等国内厂商的主板和芯片组,再加上台湾的设计和富士康等顶级代工制造,中国的平板电脑产业能够实现如此“深层本土化”,本土厂商在“Pad”市场的机会或远远超过手机、PC。(高凌云) 8.5代线量产 TCL今年能否扭亏为盈? [核心提示] 外资一降价,国产就头疼。以TCL为代表的国产彩电在过去的2010年表现欠佳,深感“屏殇”之痛,TCL董事长李东生大手笔建造的8.5代线将于今年三季度量产,打通产业链,能让TCL彩电业务全面扭亏并大幅盈利吗? 在2007年之前,中国的彩电巨头依靠在CRT时代对全产业链的控制,以及成本和渠道优势,中国品牌在本土市场占据了近九成的份额。而2005年开始在平板电视领域发力后,国产彩电通过价格战等方式,继续占据了这一全新领域七成左右的份额。 2009年,家电市场的高速增长令所有中国彩电厂家乐观预判了2010年的形势,调高产量的后果是极高的库存。 此外,中国彩电厂家也未料到,CCFL液晶电视向LED液晶电视的转型速度如此之快,外资彩电厂家对旧型号电视的大幅降价完全打乱了国产彩电的前进节奏。2010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在一线城市的国美苏宁卖场中,国产彩电销量基本都跌出5名开外。 TCL更是损失惨重。去年1~9月,TCL多媒体实现销售收入190.95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9.5%;归属上市公司纯利亏损9.91亿港元。10月,TCL液晶电视销售60.5万台,同比下降19.61%,销量继续低迷。 帕勒咨询机构资深董事罗清启认为,大尺寸液晶面板技术几乎悉数掌握在日韩台企业手中,中国大陆地区液晶电视需要的大尺寸面板全赖进口,基本上丧失了行业话语权。 这也正是TCL快马加鞭推进8.5代面板项目的缘由。TCL高级副总裁贺成明预计,今年8月,TCL8.5代线就会进入试生产阶段,比此前预期足足缩短了4个月时间。届时,TCL将实现面板-模组-整机一体化垂直的战略目标,完成液晶电视全产业链布局。 去年9月刚刚接替于广辉担任TCL多媒体总裁的赵忠尧背水一战,其新口

文档评论(0)

word.ppt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