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体皮肤有何重要性
皮肤是人体最大、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全部皮肤占体重的4% ~ 6%,连同皮下组织为体重的15% ~ 17%。
皮肤有五种功能。
机械的保护和防御功能:①皮肤是人体最重要的天然屏障,柔软性好,对外界较轻地摩擦、冲击和牵拉起保护作用;②调节体液的蒸发,防止体内水分大量丢失;③皮肤呈弱酸性(PH值5.5),不利于细菌、病毒、真菌的侵入和繁殖。
呼吸功能:在24小时内,通过人体皮肤(除头部外)吸收氧3 ~ 4克。在30℃时。人的皮肤呼吸占整个气体交换的1%。而在高温环境、重体力劳动、空气氧浓度增高,或在高气压环境中,皮肤的气体代谢占肺气体代谢的15% ~ 20%。在同样的温度条件下从事体力劳动时,通过皮肤吸收氧的功效要比静息状态增加50% ~ 100%。所以说,大面积烧伤病人无疑要增加肺的气体交换。
调节体温的功能:皮肤含有大量的冷、热、痛、触觉和其他复杂的感受器,有丰富的血管网及250万个汗腺,分泌面积平均为1080平方米。皮肤通过散热和保温来调节体温。其散热的方式主要是辐射和出汗,出汗散热占全身散热量21%,大量出汗时,可达75% ~ 95%。皮肤血管收缩和皮下脂肪则可减少散热,保持体温,从而达到调节体温作用。
免疫功能:皮肤有类胸腺作用,其功能可引起抗原集成和抗原放大,引起发热和炎症,促进伤口愈合。
储血功能:在烧伤创面周围及组织的血管,因炎症反应均扩大,血液的储存量会大大增加。所以,皮肤又有血库之称。
何谓烧(烫)伤?
烧(烫)伤是指火焰、热水、蒸汽、电弧等热力因素以及电流、某些化学物质(酸、碱)及放射线等引起的皮肤、甚至深部组织的损伤。
小面积表浅烧(烫)伤除了局部有红、肿、痛外,全身可以没有变化,一般数天内痊愈。但是,大面积的深度烧(烫)伤可以破坏人体内环境的稳定,出现各系统复杂的病理、生理变化,这种变化的程度、涉及范围于烧伤面积、深度成正比。所以,大面积深度烧(烫)伤不仅是皮肤的破坏,而且是全身性多系统损伤,故有人称其为“烧伤病”。
常见的烧(烫)伤原因有哪些?
(1)一般热力烧(烫)伤:由热液(热水、热粥、热汤、热饲料等)、热灰、蒸汽、高温金属(固态、液态)、热压、火焰等致伤
(2)化学烧伤:酸、碱、磷、乙醇、芥子气、路易气、瓦斯爆炸等致伤。
(3)电烧伤:电弧烧伤、电接触烧伤、闪电烧伤等。
(4)放射线烧伤。
以上诸因素中,一般热力烧(烫)伤占80%左右。
温度多高能导致皮肤烧伤
正常皮肤可耐受24热点【1热点—10J × 时间(分)/Cm2】。皮肤的热损伤程度与热源的温度和热源接触皮肤的时间有密切关系。1000℃以上的电弧火花温度虽高,但接触皮肤时间短暂,一般只引起浅度损害。而较低的温度长时间地接触皮肤,却可引起深度烧伤,即热源的温度、接触的时间与皮肤的损害程度成正比。
当温度47℃时,人体皮肤就有痛感;温度大于55℃时就会形成水泡;倘若60℃接触1分钟,就可以发生蛋白质凝固,造成不可逆的皮肤损害。所以,人体最舒适的温度为25℃,与造成组织坏死的温度之间的差距只需增加35℃。
烧伤后创面疼痛程度为何不一样?
人体皮肤由表皮层和真皮层组成,感觉神经穿越入真皮后形成与皮肤表面平行的神经丛,而后继续发出大量的神经末梢纤维分不到表皮,形成丰富的末梢神经感受器。
当烧伤仅仅累及表皮(I度烧伤)及真皮浅层(浅II度烧伤),即会刺激末梢感觉神经,引起强烈的疼痛反应。当水泡皮被撕脱后,真皮层神经末梢裸露,受空气中有害因子或冷热刺激,疼痛反应剧烈。如果深II度或III度创面,表皮中感觉神经完全被破坏,而深层组织中感觉神经纤维又远不及表皮下层敏感,则疼痛反应迟钝,甚至感觉丧失。
此外,当烧伤创面较大时,由于休克,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对疼痛的反应并非十分剧烈,后期由于全身抵抗力下降,“痛阈”可能下降,对疼痛反应的敏感性增加。
如何计算烧伤面积
烧伤面积是指皮肤烧伤区域占全省体表面积的百分数(TBSA)。目前国内采用下面几种方法计算烧伤面积。
手掌法:该方法是不论年龄和性别,将手五指并拢,即为自身表面积的1%。
十分法。
中国九分法。
较为常用、简易计算法如下表
部位 面积%
头 颈 9 × 1
双上肢 9 × 2
躯 干 9 × 3
双下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