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曾经历的高考作文与阅卷
[补充:几天之前,就在我把此文贴到我的新浪博客上以后不久,北京大学中文系前主任、著名学者温儒敏教授像是呼应我一样,也写了一篇文章,把高考作文阅卷称为草菅人命!说得太对了,中国高考作文阅卷,确实配得上“草菅人命”这四个字了!]
牵动着中国亿万个家庭与求学者的一年一度高考,对于各门考试,其中最扣人心弦的自然还是语文一科,因为语文是我们民族的母语,语文几乎每个专业都要学、都要考。特别是语文中作文一题,最最让考生、家长、专家、社会各界人士关注,因为作文分数比值最高、主观性最强,且中国古代千余年考试即科举便是只考作文的。作文题怎么出,评分标准如何,自己(或自己小孩、自己学生)考了多少分,也屡屡见仁见智,众说纷纭,各持一端,莫衷一是,甚至要闹得沸沸扬扬,谁都满肚子不快。
在下10余年前系中学生时参加过多次高考,写过多篇作文;后来到大学教书了又参加过多次高考语文科阅卷工作,评定过大量考生作文。从当学生时自己作文被人家判分,到当教师了给别人作文判分,个中滋味真是复杂。近几年在下已辞去大学教职,没有去参加高考阅卷了,不知情况如何;但总而言之,从对自己当年作文被人家阅卷者给了觉得很不合理的分数,到后来自己作为阅卷者与许多其他阅卷者一起也给了人家不一定合理的分数,在下已对高考作文评分的可信度表示大大的怀疑了。也许我见到的只是某一地方、或某几年的情况,而不是全国性的,更不是长期都这样。但愿如此。
首先得从本人的遭遇说起,这似乎有些泄私愤之感,但却是亲身经历,有深刻感受。1994年我最后一次参加高考,当年语文科满分120分(其中基础知识70分,作文50分),我才考了92分。由于是最后一次传统高考(即只分文、理科,文科考6门,满分640分),当年试题较为容易。而我平时基础知识又很扎实、全面(毕竟我是上过多次“沙场”了),70分我估计得了60多分。也就是说,作文50分我才拿了30分左右,按百分记也就刚够及格。而我记得那年作文题目叫《尝试》,我以一次主题班会为素材,不管思想内容、结构条理、文笔手法应该都是很不错的,也没有过分标新立异,不至于这么点分。我周围一些同学,平时基础知识、作文都远不如我,却考了100多分、90多分。我当时怀疑是不是阅卷者总分时少总了自己的,还打算交费复查一下。但据老师们说,这种可能性很少。我怕到时万一查起来我的作文就只有这么多分,自己更难受,还不如多点怀疑好了;何况还要花钱花时间等,只得打了退堂鼓。虽然那次高考我以较高总分进了北京一所著名文科大学读书,但自己语文(特别是作文)分比人家低那么多一直让我耿耿于怀,甚至进了大学后我还多次梦见自己语文与作文分不止这么多。毕竟我的高考志愿从头至尾都是填的中文专业,我热爱中文,很久以来我就在从事业余创作(而且我的创作很扎实很全面,并非另类与特异),我的理想也是要从事写作工作。再说,我此前几次高考,虽总分不高,没上大学录取线,但语文与作文都是很好的,分数也挺高,私下颇为自信。如今考个这样的成绩,一下子打懵了自己,郁闷甚深,暗忖上中文系还光彩吗?
几年后我从大学毕业,自己当上了教师,参加了高考语文科(尤其是作文)阅卷工作,明白了个中情形,对我当年遭遇总算有些领悟了。为什么好作文有时拿不到高分呢?我想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第一,阅卷者的素质让人怀疑。参加高考作文评卷的人员,大多是中学语文教师、大学中文教师,还有部分中文研究生、少量中文研究人员甚至专家。这些人素质就一定无须怀疑吗?据我所知,许多大学教授、中学高级教师,他们自己就写不出多好的文章,又怎么去评判别人的文章?当然也有些人只会评不会写,但更多的人既不会写又不会评。而且有时由于人手不够,或为了赶时间等原因,这些大中学教师、研究生、研究员中除了中文、语文方面的,还会有其他文科方面的(如大学的政治、法律,中学的英语、历史等);甚至还有教务处职员、图书馆阿姨、行政人员、校报编辑等;更甚至他们从未参加过高考改卷……我们虽不能全盘否定他们,但从总体看,那是更滑稽、也更悲哀了。前几年阅卷组在我所工作的大学里,许多本校与附近大学老师参加了;后几年地点换了,看样子参加阅卷的人里大学老师明显减少,而以中学老师为主。那么,大学老师少了,会不会阅卷工作质量更差?又或者,也许以中学老师为主,反倒质量更高呢?但不管怎样,有时由大学老师评卷,有时由中学老师评卷,考生总有倒霉时。
第二,高考改卷速度过快,盲目追求“效率”。高考作文毕竟只是考察考生的一般写作基础,不是征文大赛,所以,随便看看似乎问题也不大。那么,保证较高速度倒是“重要”的。于是,虽说评分标准表上细分得很严格,但在实际阅卷中很多人只轻轻一掠试卷,即可给分。有一年我们用电脑改卷,坐在我旁边的外地某中学教师,一边改卷还一边用手机玩游戏,结果我一天内拼死拼活才改三、四百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