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一章 活血祛瘀药
凡功能通利血脉、促进血行、消散瘀血的药物,称为活血祛瘀药。其中活血祛瘀作用较强者,又称破血药或逐瘀药。
血液为人体重要物质之一,但必须秃通行流畅以濡养周身,如有阻滞斯积则往往发生疼痛、肿块等病症,活血祛瘀药功能行血散瘀,解除由于瘀血阻滞所引起的各种病症,故临床应用甚为重要。
活血祛瘀要主要适用于瘀血阻滞引起的胸胁疼痛、风湿痹痛、症瘕结块、疮疡肿痛、跌扑伤痛,以及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等病症。
活血祛瘀药味多辛、苦、咸,性寒、温、平不一,主要归肝、心二经。
干漆(附:阿魏)
【药用】漆树科乔木干漆树RhusvernicifiuaStokes树脂经加工后的干燥品。一般收集盛漆器具底留下的漆渣,干燥。漆树主要分布于亚洲温暖湿润地区,在中国,东经97o~126o,北纬19o~42o之间的广大区域都有生长,秦岭、大巴山、武当山、巫山、武陵山、大娄山、乌蒙山等山脉一带最为集中,是中国漆树的中心产区。
漆树在四川境内分布于东经101o~110o,北纬26o~33o之间。主要集中分布在盆地边沿的龙门山、米仓山、大巴山、巫山、娄山山地,次为岷山、邛崃山、凉山山地。其集中分布和中心产地亦是全国的集中分布和中心产区。垂直分布范围为海拔200~2500m。因品种和地理位置不同而有:大木漆为550~2500m,西部地区最高可达3500m;小木漆为200~2500m,西部地区最高可达2300m。其垂直分布幅度为全国之冠。
【植物形态】落叶乔木,高达20m。幼枝具柔毛。单数羽状复叶,螺旋状互生,长22~75cm,叶柄长5~9cm,基部膨大,小叶11~15枚,卵形或长方状卵形,长7~15cm,宽3~7cm,先端长尖,基部广楔形或不整齐圆形,全缘,具细柔毛,小叶柄短。花单性或两性,雌雄异株或同株,圆锥花序腋生,雄花花萼5,花瓣5,雄蕊5,着生于花盘边缘,花丝短,具退化子房;雌花雄蕊小,子房1室,柱头3裂。核果扁圆形,直径6~8mm,黄色。花期5~6月,果熟期11月。
【药材性状】本品为不规则块状物。表面黑褐色或棕褐色,粗糙呈颗粒状或蜂窝状,有光泽。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平坦。微有漆臭,遇火燃烧发黑烟。漆味更浓。
【性味与归经】辛、苦,温;有毒。归肝、胃经。
【功效】祛瘀通经消症,杀虫。
【用法与用量】0.05g~0.1g,入丸、散应用,不入煎剂。孕妇及月经过多忌用。
【处方用名】干漆(清炒至无烟)
【临床应用】1.用于血滞经闭,症瘕结块
本品行血祛瘀作用较强,性善下降,能破瘀血、消症瘕、通经脉,常用于瘀血阻滞的经闭、症瘕等症,可与当归、川芎、桃仁等配伍应用。
2.用于虫积腹痛
本品有杀虫作用,用于虫积腹痛,可配伍杀虫药雷丸等同用,但目前临床上较少应用。
【附药】阿魏:及伞形科植物阿魏草及其同属植物新鲜根茎及根切伤后渗出的油胶树脂。性味苦、辛、温,归脾胃经。功能消积,散症。适用于腹中痞块,妇女血积腹痛,食积停滞,疟疾、痢疾等症。一般用量1~1.5g,宜入丸剂用。本品气味奇臭,不宜入汤剂。
皂角刺
【药用】本品为豆科植物皂荚 Gleditsia sinensis Lam. 的干燥棘刺。 生于路旁、沟旁、宅旁。主产河南、江苏、湖北、广西。 采制 全年可用刀砍下棘刺或切片晒干。
【植物形态】落叶乔木,高达30m,树干有刺。一回双数羽状复叶,簇生或近于对生,小叶6~14片,长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8cm,宽1.5~3.5cm,边缘有细锯齿。总状花序腋生,花杂性;花萼4;花瓣4,黄白色,较萼片稍长;雄蕊6~8。正常荚果直,条形,长达30cm,宽2.4~3.5cm;不育荚果微弯作镰形,不扭转,长8~12cm,宽1~1.5cm。先端有长喙,成熟后红棕色至黑棕色,无毛,有白色粉霜。花期5月,果期7~8月。
【药材性状】完整棘刺呈圆锥形,有主刺及分支棘刺。主刺长3~15cm,或更长,0.3~1.2cm,分支刺长1~6cm,由下向上逐渐细小,刺尖锐利。表面紫棕色或棕褐色。尖部多显深红色,有细纵纹,少有浅色的裂隙及白色小点。质脆易折断,断面或切断面木部黄白色,髓部疏松。淡红棕色。无臭,味淡。
【性味与归经】辛;温;小毒。归肝、脾、胃、大肠、小肠经。
【功能主治】消肿托毒,排脓,杀虫。用于疮疽初起或脓成不溃;外治疥癣麻风。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醋煎涂,或研末撒,或调敷。
【别名】皂荚刺、皂刺、天丁、皂角针、皂针。
合适尺寸 实际尺寸
【性味与归经】辛,平。归肝、心经。
【功能主治】活血通经。用于经闭痛经,癥瘕痞块,跌扑损伤。卷柏炭化瘀止血。用于吐血,崩漏,便血,脱肛。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干品研末敷。
【别名】豹足、求股、神投时、交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