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安区2009届初三中考模拟考试(二)语文试卷.docVIP

崇安区2009届初三中考模拟考试(二)语文试卷.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崇安区2009届初三中考模拟考试(二)语文试卷 基础知识及其运用 (共22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①恣suī________ ②污huì________ ③罪niè________ 2.根据课文默写(10分) ①_______________,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② _______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③明月别枝惊鹊, _______________。(辛弃疾《西江月》) ④_______________,白露为霜。(《诗经》) ⑤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⑥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以下⑦⑧⑨题任选两题: 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是指 , 。 ⑧去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毁坏房屋数百万间,数百万人无房可居。面对受难的同胞,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 , ” 最能表达我们心愿。 ⑨常言道:“平安易老,磨难长生”,《孟子》阐述这一观点的语句是 ????????????????? ?,????????????????????? 。 3.解释下列文段中加点的词。(3分)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①以________________ ②怪__________________ ③往往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面对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各地一定要制定因地制宜的措施,周密部署,注重实效,抓好落实各项工作。 B、坦桑尼亚知名作家发表文章表示,在干扰奥运会火炬传递的背后有一个削弱、遏制中国发展的险恶计划,借西藏问题干扰奥运火炬传递更是自出心裁。 C、近年来,贪官携巨额赃款外逃事件频发,面对巨款流失境外的现实,我国的诉讼制度目前还束手无策。 D、按照新建住宅绿化标准建成的26个住宅试点小区,通过专家组鉴定之后,于日前呱呱坠地。 5.根据语境续写句子,使下文构成句式整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2分) 人生许多的事,得失成败我们不可预料,也承担不起。许多的选择如果能让我们抓住,就有可能抵达成功,但我们一次一次失去机会。没有关系,那只是命运剥夺了你活得高贵的权利,却没有剥夺你活得伟大的权利!记住:没有蓝天的深邃,但可以有白云的飘逸; , 。生活中没有旁观者的席位,我们总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自己的光源,自己的声音! 6.请给下面一则新闻加上标题(不超出12个字)。(2分) “5·12”汶川大地震中幸存下来的孩子是灾区未来的希望,他们还有几十年的人生路要走。然而,痛失亲人的哀痛,噩梦般的经历,不可能不在孩子们的心里留下难忘的阴影。因此,如何帮助灾区的孩子走出震后梦魇,成了一项急迫的工作。一年来,心理专家从不同地方飞抵灾区,与孩子们面对面,进行心理疏导,为他们幼小的心灵“减震”。 二.阅读分析(共40分) (一)咏风(3分) 王勃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风声。 7.阅读上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1)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个词?(1分) (2)这首诗写“风”,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作用。(2分) (二)阮籍(11分) 阮籍①,字嗣宗,陈留尉氏人也。籍容

文档评论(0)

yyh89228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