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诗“山胡”考的论文.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诗“山胡”考的论文 苏诗“山胡”考的论文 [摘要] 本文广泛查阅古今载记,在前人相关成果的基础上,对苏轼《涪州得山胡次子由韵》诗中所写做了进一步的名物考证,认为“山胡”即今黑喉噪鹛。 [关键词] 苏轼;涪州(涪陵);山胡;黑喉噪鹛   嘉祐四年(1059)十月,苏轼苏辙兄弟服母丧期满后,与父洵再度出蜀,前往京师开封。舟过涪州(今重庆市涪陵区)时,得鸟名“山胡”者,苏辙作《山胡》诗云:“山胡拥苍毳,两耳白茸茸。野树啼终日,黔山深几重。啄溪探细石,噪虎上孤峰。被执应多恨,筠笼仅不容。”①东坡则次韵相酬,写下了以理趣见长的《涪州得山胡次子由韵》:“终日锁筠笼,回头惜翠茸。谁知声囗囗(说明:囗代字为“口”、“画”左右结构,下同。),亦自意重重。夜宿烟生浦,朝鸣日上峰。故巢何足恋,鹰隼岂能容。”②   坡公诗所咏之“山胡”,除了其题下本有自注“善鸣,出黔中”③而外,明人彭大翼亦曾有考:“山胡,一名山呼,一名珊瑚,出岭南,巧声之鸟。”④当代辞书、词典,或取注⑤,或取考⑥,或注、考兼收⑦,固是鲜有增益⑧,也算得载列详备,便于稽核。然则世易时移,今之读解该诗者,往往疏于查证,无心求实,于“山胡”此一名物之所知,竟至不如古人,辄曰:“今为何鸟,未详”。如,林坚、陈华、沈彦选注《历代咏鸟诗品评》:“山胡子,亦称‘山胡,古籍中鸟名。羽色青翠,善于鸣啭;产于西南地区的丘陵地带。今为何鸟,未详。”⑨;张秉戍、张国臣主编《花鸟诗歌鉴赏辞典》:“山胡子,亦称‘山胡,古鸟名。传说羽色青翠,善鸣。今为何鸟,未详。”⑩十分清楚,二书中撰写者在释说“山胡”时,不惟对苏辙之原唱、彭氏之《肆考》置诸不理,甚至连前面举到的常见工具书也惮烦一查,而仅仅只是依据了坡公诗本身(含小注)的“翠茸”、“善鸣”、“声囗囗”、“出黔中”等语进行随便的发挥。特别“传说”两字,更属率尔落笔,又见得其读诗不看诗题,亦不看“舟过涪州而得,故题云然”⑾之类别人早已写过的案语。故,其所谓山胡“今为何鸟,未详”云云,自然也就是顺势开出的一张“空头支票”而已。   谨按:山胡今为何鸟,可详。合坡公诗注与彭氏《肆考》提供的“黔中”、“岭南”之地域方位线索,于古今图书特别是川、渝、黔、滇、湘、鄂、闽、粤、桂等地的方物志书,以及关涉到这些地方的风物描写的文学作品中可以比较容易地找到不少有助于我们了解“山胡(山呼、珊瑚)”为何物的记载和描写。择要如下:   1、[北宋]邹浩《山鹕》:“大如青菜小如乌,色亦苍然二者俱。嗣岁不惟催布榖,可人尤是劝提壶。巧兼琴弄端谁使,追得年光赖尔呼。萱草堂高欣属耳,筠笼随我入东吴。”(《道乡集》卷十一,《四库全书》本,集部第1121册第258页)   2、[明]李梦阳《贡禽赋》:“鸟则秦吉了、画眉、山鹕……”(《空同集》卷三,《四库全书》本,集部第1262册第29页)   3、[明]杨慎《罗甸曲》其六:“林间山胡鸟,声声啼我前。何似故园里,花亭闻杜鹃。”(《升庵集》卷十二,《四库全书》本,集部第1270册第110页。又,罗甸,在贵州省中部,故鄂尔泰、靖道谟《贵州通志》卷四十五亦载该诗,见《四库全书》本,史部第572册第553页)   4、[明]杨慎《滇载记》载僧奴诗句:“珊瑚勾我出香闺,满目潸然泪湿衣。” (《丛书集成新编》本,第94册第576页)   5、[明]王济《君子堂日询手镜》下卷:“横地多产珍异之鸟,……珊瑚鸟,比画眉差大,彼皆写‘珊瑚二字,不知何义。余谓以其珍贵故耳。或别有名,考诸《埤雅》、《尔雅》,皆不见录。然此鸟好斗,彼人多畜以赌胜负,甚至以鞍马为注者,如吾地斗促织然。”(《丛书集成新编》本,第94册第172页)   6、[明]曹学佺《蜀中广记》卷五十九《方物记第一·鸟》:“黔中有山胡鸟,善鸣,一作山呼。”(《四库全书》本,集部第592册第6页)   7、[明]谢肇淛《滇略》卷三《产略·十四》:“山呼似鹦鹉而差小,樊之易驯。宋苏轼有咏山呼诗……”(《四库全书》本,史部第494册第127页)   8、[明]徐应秋《玉芝堂谈荟》卷三十三:“山胡鸟大如鸠,苍色,两腮圆点黑白相映,清调如莺。”(《四库全书》本,子部第883册第796页)   9、[明]刘文征《滇志》卷三《物产·元江府》:“山呼鸟,调之能为百鸟音。”(云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古永继校点本,第119页)   10、[清]屈大均《广东新语》卷二十《禽语·山鹕画眉》:“山鹕青紫,画眉红绿,形色小异,而情性相同。……山鹕一名山乌,其铁脚者眼赤而突者善斗,臆间有黑毛一片圆小而长者善鸣。雄者尾长雌尾短,雄者音长雌音短。……山鹕喜栖水,自调其声,与流波相应以自娱。……阳春、东安人喜斗此鸟及黄头,购以重金,致有以骏马易之者。美食雕笼,视若娇子,家家皆有之。画眉性燥,山鹕性静,尤易畜。一名珊瑚,珍之也。予诗:“人家尽

文档评论(0)

wyj1992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