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第八讲 答题模式(2011届用).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诗歌鉴赏 入题方式 诗歌鉴赏 常见问答模式 总结: 诗歌鉴赏答题要做到规范、准确、全面。 规范: 紧扣题目要求,不可泛泛而谈 怎么问怎么答,切忌答非所问 准确: 立足诗作,反复品味; 斟酌用语,力求准确。 全面: 多角度思考,要点需齐全 分层来表述,清晰又全面 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月????夜 杜甫 今夜鄜(fū)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注: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进潼关,杜甫带着妻小逃到鄜(fū)州,寄居羌村。肃宗继位灵武,杜甫想为平叛效力,离家北上赶往灵武。不料,启程不久就被叛军捉住又送回沦陷后的长安。诗人望月思家,写下了这首诗作。 (1)诗中有两个字既写出月下思念之久,又含思念之深,请在诗中找出这两个字,写在下面。 (2)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心已驰神到彼,诗从对面飞来,悲婉微至,精丽绝伦,又妙在无一字不从月色照出也。”你是怎样理解的? 合作探究 诗人身陷长安,不写自己望月思家,却写妻子望月怀夫、久久不眠的情景,无限的深情都从这想象描写中流出,两地相思,悲苦难言。 诗中情景,为月夜独有,首联,写妻子也在独自望月;颔联,孩子们不懂母亲望月思夫;颈联,妻子望月已久,雾湿云鬓,月寒玉臂;尾联,何时相聚,让那月光照着我们,不再泪水盈盈呢?因此前人的评价是中肯的。 (1)诗中有两个字既写出月下思念之久,又含思念之深,请在诗中找出这两个字,写在下面。 湿?、?寒 (2)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心已驰神到彼,诗从对面飞来,悲婉微至,精丽绝伦,又妙在无一字不从月色照出也。”你是怎样理解的? 立足诗作,反复品味; 斟酌用语,力求准确。 二、答题要准确: 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第二句中的“冷”字描写了露珠的清冷,表现了诗人何种心境? ????????????????????????????????????????????????????????????? (2)末句的“落”字用得好,请简要分析。 ???????????????????????????????????????????????????????? 独在异乡孤寂、怅然的心境。 “落”字把秋思化抽象为形象,十分新颖贴切,仿佛“秋思”随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 首先,通过“明月”“栖鸦”“秋露”等意象,明白作品内容有一种“悲凉、孤寂”的气氛;其次,找出主旨句“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作者抒发是一种独在异乡的秋思之情;然后辨析表现手法,明确表达作用,“落”字不像“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用“通感”的修辞手法,也不像“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落”通常来指有形的事物,但是在诗作中却形容“秋思”,所以说是“化抽象为形象”,“秋思”仿佛随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 参考答案 (2)末句的“落”字用得好,请简要分析。 多角度思考,要点需齐全 分层来表述,清晰又全面 三、答题要全面: 3、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谒金门 冯延巳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ruó)红杏蕊。 斗鸭栏杆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问:“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句,历来为人赞叹,大都认为“皱”字用得好,请问好在何处? (参考答案) 从写景的角度看,“皱”字形容水的波纹十分贴切,化静景为动景,新颖别致,不落俗套,韵味无穷。 从抒情角度看,用一个“皱”字也暗示了那种诗作中女主人公的细微感情的波澜起伏。 4、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暮过山村 贾岛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夕,边烽不过秦。 萧条桑柘处,烟火渐相亲。 (1)诗的首联从什么角度写景,描绘的环境有什么特征? (2)纵观全诗,说说作者的心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简要说明。 ??????????? ????????? 自主学习 (1)诗的首联从什么角度写景,描绘的环境有什么特征? (1)前句从听觉上用数里外就听到水声以动衬静,后句从视觉上直写人烟稀少的静,重在描绘山村的宁静、

文档评论(0)

书是爱的奉献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