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观测值线性函数的方差 二、多个观测值线性函数的协方差阵 协方差传播应用步骤: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观测值与函数,写出具体表达式 写出观测量的协方差阵 对函数进行线性化 协方差传播 例: 线号 高差(m) 路线长度(km) 点号 高程(m) 1 1.652 4.5 A 34.788 2 -0.418 3.1 B 35.259 3 0.714 3.4 C 37.825 4 1.243 3.8 ? ? 5 -0.577 4.2 ? ? 6 -0.786 2.5 ? ? ? B ? ? o o o A C 1 6 5 4 2 3 P1 P2 P3 如图所示的水准网,A、B、C已知水准点,P1、P3、P3为待定点,已知水准点的高程、各水准路线的长度及观测高差列入下表 试用间接平差法求P1、P3、P3点高程的平差值估算精度 。 解: 1、列误差方程 n=6, t=6-1-2=3, r=6-3=3 设P1、P2、P3点的高程为未知参数 求相应的近似值 列误差方程: ? B ? ? o o o A C 1 6 5 4 2 3 P1 P2 P3 定权,取C=1 第一节 基础方程和它的解 第二节 精度评定 第 六 章 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 停止 返回 一、测量平差方法回顾 (1)条件平差法 观测数为n,必要观测数为t,多余观测数r=n-t,条件方程个数c。 停止 返回 在最小二乘原则下有: (2)间接平差法 观测数为n,必要观测数为t,多余观测数r=n-t,设t个相互独立的未知参数,则条件个数c=n+t-t=n,即n个误差方程: 在最小二乘原则下有: (3) 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法 ?设在平差问题中,观测值个数为n,t为必要观测数,则可列出r=n-t个条件方程,现有增设了u个独立量作为参数,而0ut,每增设一个参数应增加一个条件方程。以含有参数的条件方程作为平差的函数模型,称为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法。 上式为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法的函数模型。??此平差问题,由于选择了u个独立参数,方程总数由r个增加到c=r+u个,故平差的自由度为r=c-u。 停止 返回 设定未知参数的目的: (2)为了在条件平差过程中,直接估计一 些量以及其精度。如: (1)为了方便列立条件。 A B D C 1 2 3 4 5 6 7 8 9 12 11 10 13 14 15 16 17 18 P2 P1 如图: 条件平差: 1 2 3 4 5 6 其中: 其它条件如何列? 设未知参数X1 1 2 3 4 5 6 X1 将观测值的估值写成观测值与改正数之和,对非线性条件进行线性化,可形成基础方程。 1 2 3 4 5 6 X1 X2 特点:方程中即有观测量又有未知参数。采用改正数表示。 二、 基础方程和它的解 按求函数极值的拉格朗日乘数法,构造新的函数: 基础方程: 停止 返回 求其一阶偏导数,并令其为0: 联立 即为法方程式 停止 返回 将法方程写成矩阵的形式: 也可分别求解: 第二节 精度评定 一、计算单位权中误差 二、协因数阵 三、平差值函数的协因数 线性化: 四、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的计算步骤 根据平差问题的具体情况,设定参数(相互独立,个数小于t,列出条件方程式,条件方程的个数等于多余观测数r与设定未知参数之和。 根据条件式的系数,闭合差及观测值的权组成法方程式。 解算法方程,求出联系数K与x值。 将K与x值代入改正数方程式,求出V值,并求出平差值与参数平差值。 精度评定。 为了检查平差计算的正确性,常用平差值 重新列出平差值条件方程式,看其是否满足方程。 第一节 基础方程和它的解 第二节 精度评定 第 七 章 附有限制条件的间接平差 停止 返回 间接平差:观测数为n,必要观测数为t,多余观测数r=n-t,设t个相互独立的未知参数,则条件个数c=n+t-t=n,即n个误差方程: 从而可以唯一求出 一、 基础方程和它的解 由于未知参数ut,则u个未知参数间肯定存在u-t个函数关系,称为约束条件。 联合 基础方程 基础方程线性化形式: 按求函数极值的拉格朗日乘数法,构造新的函数: 停止 返回 求其一阶偏导数,并令其为0: 法方程式 停止 返回 写成矩阵形式: 第一节 间接平差原理 第二节 误差方程 第三节 精度评定 第四节 平差示例 第 五 章 间 接 平 差 停止 返回 第一节 间接平差原理 一、基础方程和它的解 按函数极值的求法,极值函数: 求其一阶偏导数,并令其为0: 停止 返回 代入误差方程: 即为法方程式 停止 返回 二、间接平差法平差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解析几何》教案--吕林根,许子道.pdf
- 美国加州桥梁抗震caltrans seismic design criteria vlysis.pdf VIP
- 2025云南省临沧市市级单位公开遴选(选调)工作7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HSE保障措施优化及实施方案研究.docx VIP
- 2025甘肃省公路交通建设集团武仙公路收费运营人员招聘61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年秋新鲁科版英语四年级上册全册课件.pptx
- 颚式破碎机技术参数.docx VIP
- 2024河南资本集团“方舟”第三批招聘4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时尚配饰设计》课件.ppt VIP
- 高边坡专家论证PPT汇报材料(中建).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