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题规范答题模式.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诗歌鉴赏题规范答题模式 一、主旨类提炼 这种类型的题目,主要是要求考生通过理解诗歌的内容,来提炼出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态度。把握诗歌内容,详细分析作者的情感,是此类题的关键点。 [考查方式]常见的考查方式有:“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该诗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等。 [对策指导]根据题目的不同,有两种不同的答题方式,分两步完成: 第一种:抒发了什么情感→内容分析(先提炼情感,后结合事实分析)。 第二种:描写什么→表达或寄寓或揭露什么(先分析事实,后提炼情感)。 [答题阐释] 1、提炼情感的常用套语:该诗抒发了作者……的情感;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的志向;这首诗说明了……道理等。 2、分析事实的方法: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句,阐述支持自己观点的理由。 除此之外,考生需要熟记一些常见的诗歌情感主旨:忧国忧民、建功报国、怀古伤今、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恬淡闲适、登高览胜、惜春悲秋、思乡怀人、长亭送别、相知相思、别恨离愁等。 3、鉴赏主旨内容的步骤:描写了什么形象→构成了什么意境→抒发了什么情感→表现了什么人格。 [典例分析]2009年全国卷Ⅱ: 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答案]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根据题意,先提炼作者情感)。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根据题意,结合具体事实,对这一情感进行深入分析)。 二、形象类解读 诗歌形象,是指作者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既能充分寄托作者的主观感情,又能激发人们思想感情的物象。它包括诗歌的人物形象(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和事物形象(写景诗中的景象或咏物诗中所描写的物象)。解读古诗词的特定形象,要把握其内涵,分析寓于形象中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考查方式] 这种类型题目的常见考查方式,可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点明了鉴赏对象的,如“某某的形象寓意是什么”,“诗中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认为某景在作者心中的含意是什么”,“诗中多处写到某某,分析其好处与作用”等;第二种是未点明鉴赏对象的,如“诗人运用了哪些意象来表现其情感”,“诗中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等。 [对策指导]答案(“点明了鉴赏对象”的题目,可省略第一步)分三步完成:什么形象→分析具体特征→概括形象意义。 [答题阐释]解答这一类型的题目,应注意三个要点: 1、阅读诗歌,根据题目所指定的范围,找出相关的诗歌形象。 2、结合诗歌内容,对这一形象的特点或具体细节做进一步的描写或说明,使之详细化。 3、揭示形象的内涵,即读懂作者借这一形象所抒发的感情、表达的志向和阐明的道理,或是这一形象的象征意义、社会内涵和时代内涵。 [典型分析]2009年天津卷: 严郑公宅同咏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注]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国公。箨,笋壳。帙,包书的布套。 本诗前三联描写出竹子怎样的形象?请你谈谈对最后一联寓意的理解。 [解答]形象:嫩竹新出,竹影阴凉,雨洗竹净,风送竹香(解读形象具体特点)。寓意:①要尊重天性,顺应自然。②要呵护人才,不要摧残人才。③期待得到提携,使自己有所作为(揭示这一形象的寓意和时代内涵)。 三、意境类鉴赏 意境是作者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的高度融合,在意境形成中,“景”是基础,“情”和“意”是主导,“景”就是“情中景”。鉴赏古典诗词只有领会描绘的意境才能在思想上产生共鸣。 [考查方式]这一类型题目的常见考查方式有:“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氛围”,“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图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等。 [对策指导]答案分三步完成:描绘形象图景→概括图景特点→剖析作者感情。 [答题阐释]鉴赏意境,就要结合诗歌中的意象进行合理的想象,把表现意境之“景”充分描摹出来。解答此类题,应包括三个要点: 1、考生应该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营造的意境描摹出来。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二是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个景物都写到,但要写到大部分的、主要的景物,语言力求优美。 2、考生在描摹出图景后,用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常见的写法有:自然清新、恬静美好、雄浑壮阔、雄奇伟丽、寂寞冷清、盎然生机、苍凉萧瑟等

文档评论(0)

yyh89228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