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典]必修1第一单位 现代中国政治轨制(考点1).ppt

[宝典]必修1第一单位 现代中国政治轨制(考点1).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1江苏卷 2.右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 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4.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务,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 A.与中央权力之争难以调和 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 C.行政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 D.权力不再受到中央节制;(2011年新课标卷文综24)董仲舒认为孔子著《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2011年海南省单科历史1)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 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C.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 D.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考点一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以上图片中可知,我国古代有哪些重要的政治制度?;一、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破坏:;西周宗法制;2、宗法制;7、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体现:周天子以嫡长子世袭,其余诸子由周天子将土地和庶民、奴隶分封给他们,成为诸侯。在诸侯领地内,诸侯仍由嫡长子继承,其余诸子接受分封,成为卿大夫。卿大夫再依次分封,这样层层分封下去,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 (2)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纽带: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防止贵族之间因为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从而维护了政治统治的稳定。 (3)西周礼乐制度是保证分封制和宗法制稳定的工具。;练一练;3、下列对西周时期周王与诸候关系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根据分封制,周王与诸候是君臣关系 B、根据宗法制,周王与诸候是大宗与小宗的关系 C、周王与诸候之间是等级从属关系 D、周王对各诸候国拥有绝对控制权 4、春秋时期的“楚王问鼎”,是诸候国对分封制的公开挑战。据此,我们可以判定 、楚王将成为众矢之的 B、春秋时期分封制已彻底崩溃 C、各诸候国非常尊重周天子D、“鼎”是地位和权力的象征;例4:下列各项关于西周分封制的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A、反映了中央对地方的统辖关系 B、体现了奴隶主阶级内部的等级关系 C、体现了统治者对奴隶的阶级剥削 D、反映了诸侯与国王的经济关系 B; 6.(2010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  ) A.河南、河北 B.湖南、湖北 C.山东、山西 D.广东、广西;7.(2009年高考海南卷)汉武帝倡导“独尊儒术”。后来,汉宣帝反对专任儒生时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此处所谓“周政”,主要是指周代的 (  ) A.分封制度 B.井田制度 C.宗法制度 D.礼乐制度 [解析] 本题考查解读历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并对有效信息做出合理解释的能力。解答的关键是准确把握材料的真实意思。汉宣帝反对独尊儒术,既主张“霸道”,又主张“王道”,反对单纯实行“德政”,而德政最早由孔子提出,而孔子最推崇西周的礼乐制度。 [答案] D; 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十分重视修订“家谱”。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家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流传至今的家谱至少仍有三万多种,其内容之丰富,价值之高,很值得我们今天去了解与认识的。“隐恶扬善”是修纂家谱的一条基本原则。; 材料二 在现代的侨乡家谱中,都普遍记录了不同时代出洋人的姓名……出洋时间与原因…同故乡故国的联系与贡献等内容。有些还辟有专章、专传介绍,这就为他们的后裔寻根问祖提供了可靠的根据,也就更增加了他们对故国故乡的依恋之情。有人对福建省的家谱资料进行研究,了解到福建移居台湾的最早记载是两宋之交的苏姓。……从有关家谱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移民的人数、成分、原因,他们的婚姻状况、分布特点及与大陆的

文档评论(0)

df82939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