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教材结构 (一)实践及其特点 1、实践的含义 2、实践的基本形式 3、实践的特点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七号 实践具有社会性历史性 本课重要原理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来源、动力、检验标准、目的和归宿 (理解并区别)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 2、“由于战争的需要,古代人设烽火台,用烽火和狼烟为信号传递军情。同样的原因,促使现代人创造了无线电波发报、雷达等科学技术去探测和传递军情。”这说明( ) A、实践是认识的惟一来源 B、人类的认识总是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发展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不断给人们的认识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手段 * 古人学问无遗力 ,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 绝知此事要躬行。 说明了实践的重要性 陆游 1、实践的含义: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 物质性活动。 自然界和 人类社会 主体 性质 对象 其一,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 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 其二,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 可以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两层基本含义 2、实践的基本形式 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 变革社会的实践 科学实验活动 (最基本的) 以下各项中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 ①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②中国为加入WTO进行艰苦的贸易谈判 ③学习理论、讨论问题、研究学问 ④大猩猩用树枝钩食白蚁 ⑤工人做工、战士打仗、教师讲课 ⑥《2010年远景规划的发展目标》 ⑦学生教室里听课 ⑧美、英、日、法、德和中国科学家共同绘制完成了人类基因组序列图 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⑩小行星撞击地球 √ √ √ × × × × √ √ × 2、实践的特点 (1)客观物质性(非主观认识活动、精神活动) 为什么? 构成要素的客观 性 过程及结果的客观性 (2)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实践具 有主观 能动性 表现 实践活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自觉活动(区别于动物的本能活动) 实践主体的主动创造性 改造自然 改造社会 社会性 历史上第一阶段实践的内容、规模和水平都不相同,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历史性 实践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的人的活动 ③实践有社会性历史性 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原叫陶知行,后改为陶行知。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目的和归宿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为什么? 因为: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 竹外桃花三两支, 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 镜头中的诗句表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镜头一:走进文学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本课重点)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1)认识如何在实践中产生?(理解) (2)获得认识的途径: 亲身实践获得直接经验 知识的学习和传递获得间接经验 思考:认识的来源有几个? 启示? 2006年8月,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投票决议,部分通过将冥王星列入“矮行星”。有关专家认为:冥王星之所以被“降级”, 一是新天体“齐娜”的出现,使人们对冥王星的行星地位提出了质疑;二是借助于新的观测工具,人们对冥王星的认识越来越全面。三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自身的认识能力也有了大大的提高。 镜头二:走进科学 人们对冥王星认识的变化表明 了什么道理?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如何推动认识的发展?三个方面 用实践来检验 用客观事物自身检验 用多数人的观点检验 用权威人士观点检验 上述观点哪些正确?哪些错误?为什么? 镜头三:走近真理 3、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1)主观认识和客观事物自身无法检验 (2)实践为什么能检验?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实践过程就是主观认识同客观事物联系的桥梁,实践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1高考一轮复习 必修3 文化生活 第10课《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ppt
- 2011高考一轮复习课件 《生活与哲学》第2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ppt
- 2011高考一轮复习课件 必修四《哲学生活》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ppt
- 2011届高考一轮复习课件译林牛津版M1U1.ppt
- 2011届高三文化生活复习.ppt
- 2011届高三英语一轮复习MIunit1.ppt
- 2011考试时事总结.ppt
- 2011年_思想品德(八年级)第二单元 2.3与人为善第一课 课件.ppt
- 2011年高考试卷文化生活1—3单元部分.ppt
- 2011年高考政治(课标版)一轮复习精品课件:生活与哲学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ppt
最近下载
- Y Y-T 1118-2001 石膏绷带 粘胶型.pdf VIP
- 中职语文《江姐》(节选) 知识清单.docx VIP
- 绝望的主妇经典台词1-8季中英对照.pdf VIP
- 华力液压模块车(SPMT)使用说明书.pdf VIP
- 2025年保安员(初级)考试模拟100题(含答案) .pdf VIP
- 2024四年级上册语文课课贴(彩虹版).pdf VIP
- GZ055 环境艺术设计赛项赛题15套-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赛题 .pdf VIP
- 12小学体育二年级课程纲要.doc VIP
- 粘胶型石膏绷带产品技术要求2023完整版.docx VIP
- 2025-2026学年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2024)华东师大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