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阳黄山新石器时代独山玉器调研的意义南阳师范学院教务.doc
南阳黄山新石器时代独山玉器调研的意义
江富建 王建中 周世全
(南阳师范学院中华玉文化研究中心,南阳 473061)
摘要:中华玉文化研究中心在全面地对南阳新石器时代独山玉进行调查后,初步分析认为,南阳是中国中部玉文化的发祥地,建立起“独山玉文化”的物质与理论基础已经具备,且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理论创新与实际应有价值。
关键词:南阳黄山;新石器时代;独山玉铲;独山玉文化
早在旧石器时代中后期,中国猿人南召直立人就生活于白河上游鸡河与鸭河一带[1]。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以后,先民们在南阳盆地广大地区的生活十分活跃,南阳市近百处的古文化遗存就可窥见一斑,经过国家、省、市、县文物工作者试掘和发掘的遗址有黄山、下王岗、大张庄、八里岗等十余处。其中,黄山遗址出土的玉铲,经有关部门鉴定为独山玉质地[2]。这一发现揭开了中国中原地区独山玉文化研究的序幕,在中国玉文化研究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该玉铲现藏于河南博物院,因距今约有五、六千年的历史,故有“中华第一铲”之称。
黄山玉铲的发现,提高了南阳独山玉的知名度,引起了科技界和社科界的广泛关注,为南阳和镇平玉雕业的振兴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今,中华玉文化研究中心的同仁与知名的文物考古、宝玉石地质和独山玉等方面的专家携手,将全面而又详尽地对南阳新石器时代独山玉进行调查和研究,以证明南阳是中国中部玉文化的摇篮和发祥地,同时也必将丰富和拓展中国玉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
黄山新石器时代独山玉器研究现状概述
河南南阳黄山新石器时代遗址,是一处国内外知名度很高的古文化遗存。遗址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薄山镇黄山村北100米处,北依盛产石灰岩的丰山和蒲山,东靠白河(古谓“ 水”),西南距中国产玉名山――独山约3公里,距南阳市中心城区约12公里。黄山是一座由云母石英片岩组成的低山,海拔152米,一般高出地面约17米。遗址东西长约600米,南北宽约500米,除了北部东部山体较陡峭暴露部分岩石外,整个山体及四周被耕土,扰土和文化层所覆盖。
1959年,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对黄山遗址进行了试掘。黄山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位于南阳市卧龙区蒲山镇黄山村北,西南距中国产玉名山──独山约三公里,距南阳市区约10公里。在试掘的1000平方米范围内发现了大批房基、墓葬和各种器物。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云,“在河南南阳黄山,一千平方米范围内,有同时期的十间房屋。其中有一处屋群略呈方形,每边通长九、十米,六间房民到交错相连在一起,有的独成一室,自开门户和设置烧灶,有的两间互通而以隔墙分开,共设一个灶址。此外,这里还有单独的长方形套间房屋,如一座房子南北长六米多,东西宽四米多,大门在西南角,房屋中部有隔墙,辟为一大一小两间,隔墙的一端设置门房,两间中部都有灶坑。”①另外,发现墓葬57座,其中成人墓44座,儿童瓮棺葬17座。文化遗物相当丰富,其中,石器有斧、铲、镰、凿、砺石;玉器有铲、凿、璜;骨器有镞、簪、针、锥、环、匕;陶器有鼎、钵、碗、盆、罐、甑、杯、盂、锉、纺轮、弹丸等。遗迹、遗物主要反映了仰韶文化的特征,但兼有屈家岭文化和龙山文化的性质。遗址中出土的玉铲,经有关部门鉴定为独山玉,它是中原地区惟一最早的一件玉制品,距今约有五、六千年的历史。1963年,黄山遗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76年、1981年、1984年,河南省、市、县文物工作者先后三次对南阳新石器时代遗址进行了普查和复查,又发现了一批重要遗迹遗物[3]。与此同时,安志敏、邹衡、张忠培、安金槐、严文明等著名考古学家先后驻足于黄山、下王岗、八里岗等新石器时代遗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著名玉文化专家杨伯达先生在南阳调研时又发现数件新石器时代独山玉制品,如镇平安国城遗址的独山玉铲、新野凤凰山遗址独山玉铲等[4]。
但是,遗憾地是,在过去的45年里,人们并没有在黄山独山玉铲发现的基础上,继续于南阳黄山新石器时代独山玉器的调查工作,更谈不上玉文化学意义上的独山玉文化研究与独山玉文化命名工作,以致于南阳黄山新石器时代独山玉器研究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为了揭开黄山遗址独玉制品的分布,数量、品种、来源、打制与磨制工艺,以及功能的历史,南阳师范学院中华玉文化研究中心,会同当地文物考古、地质、宝玉石、独山玉等工作者,把黄山与独山,即“二山”捆绑在一起,开展了多学科交叉和多学科结合的调查与研究工作。从2003年10月至2004年6月,在半年多时间里,中心的研究人员先后六次对“二山”进行了考古与地质调查。调查的方法除了采用传统的文物普查法外,新采纳了种国际上称之为“区域系统调查”(Systematic Regional Survey)的方法③,此法更加注意标本散存的具体方位,相互间的关系,以及历史地理与环境信息。
通过调查,在独山的东北部,即靠近黄山遗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