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人口学会赴湖南“社会
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人口流
动”专题调研报告
中国人口学会
湖南省人口计生委
湖南省人口学会
湖南农业大学
2006 年 5 月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与人口流动问题研讨会
前 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许多历史性的变化。其中最深刻、最引人注
目的变化之一就是人口的流动。按照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目前
中国的流动人口规模已经高达1.47亿,占了中国人口总数的11.3%,而
流动人口中16-40岁的青壮年劳动力又占84%以上。以青壮年农民工为主
体的亿万流动人口大军,冲破二元结构的制度性障碍,从田间走入工厂,从农村
走入城市,在广阔的中国大地上,进行着史无前列的大规模劳动力资源的重新优
化配置,为中国持续、高速的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流动人口在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结构变革的同时,也深刻影响和改变着自己
家乡的生活。流动人口像一座桥梁,一头连着发达的城市,一头连着落后的农村。
一方面,流动人口收入的大部分最终带回了农村,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更大的
活力;另一方面,经过市场经济洗礼的流动人口在农村和城市之间频繁流动或最
终回流到农村,也为农村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相对优质的人力资本。毫无疑问,流
动人口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他们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天然的密切联系。
在中央和国务院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宏伟蓝图的时刻,中国的流动人口
规模也攀升到历史最高点1.47亿。任何一个新事物的出现都会给研究者和决
策者带来新的挑战,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大规模人口流动两个新事物的共同
出现,则给我们带来了更加复杂的新挑战。为了进一步推动和深化人口流动与新
农村建设的理论研究和政策研究,中国人口学会和湖南省人口计生委、湖南省人
口学会、湖南农业大学决定联合在2006年六月份举办第二届中国人口与计划
生育前沿论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人口流动学术研讨会。
作为会议准备的一部分,中国人口学会专门组织了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设与人口流动”专题调研组,于2006年3月28日至4月5日赴湖南省的郴
州市和株洲市的城区和农村进行了实际调查。调研组成员既包括了翟振武、张敏
才、穆光宗、周长洪、原新、谭克俭、朱方长等学者,也包括了湖南省人口计生
委的各级领导李万郴、詹鸣、倪友新、曹跃斌、曹静安等同志。调研组根据调查
地点和对象比较多的特点,在调研中又分成了三个小组,在不同地点采取了座谈
会、实地考察、深入访谈、资料搜集等方式,获得了大量有关湖南社会主义新农
村建设和人口流动的第一手资料,并最终形成了内容各有侧重的三个小组的调研
报告。
整个调研过程中,湖南省、郴州市和株洲市等地人口计生委的同志在安排接
待方面付出了大量的辛勤劳动,调研组在此向他们表示深深的感谢!
由于调查内容比较多,写作时间比较紧,提交给会议的调研报告篇幅虽然不
短,但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深度上,都还有许多不足之处,请大家多批评指正。
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调研组组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