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录 广州市辖区内城镇全部独立核算的企业(单位),不包括个体工商户。 年报:2014年年报《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I102-2表)于2015年1月30日前在广州市统计数据采集平台填报数据。 五、报送数据 直报单位:2月15日前以纸介质方式一式两份分别报广州市统计局人口处和所在地统计局。 主管局:2月15日前将308综合表纸介质一份报市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处。 制度P5页 五、报送数据 年报:《广州市城镇就业人员变动和新增就业岗位需求情况调查表》、《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统计表》2015年3月1日前在广州市统计数据采集平台填报数据,纸介质交所在地统计局。 季报:企业用工调查表季末月份17日前督促企业在市数据采集平台填报完毕。 广州市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处地址:府前路1号(市政府大院)一号楼西四楼418房邮政编码:510030联系电话:83126326 83126327传真电话 网 址:广州统计信息网 数据采集平台网址:2/ 主管部门数据采集管理平台网址:2/astat/ 组织机构代码 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GB11714-1997),由组织机构代码登记主管部门给每个企业、事业单位、机关、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等单位颁发的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始终不变的法定代码。组织机构代码共9位,无论是法人单位还是产业活动单位,组织机构代码均由八位无属性的数字和一位校验码组成。 人员 企业根据自身在生产过程的实际情况,把非核心的、辅助性的、季节性强的、不定期生产的生产环节或是生产线外包出来,由专业公司负责组织人员按计划和指标进行生产,这样的人员称为劳务外包人员。 举例一:本单位的保洁人员,虽然在本单位工作,但是单位与保洁公司之间签订的是劳务合同,而不是劳务派遣合同,因此这些人员不在本单位统计,而应由保洁公司统计。类似情况还有单位的保安人员、室内绿植管理人员等。从业人员其中:女性(02) 药品生产人员,木材加工、人造板生产、木制品制作及制浆、造纸和纸制品生产加工人员,建筑材料生产加工人员,玻璃、陶瓷、搪瓷及其制品生产加工人员,电子元器件与设备制造、装配、调试及维修人员, 橡胶和塑料制品生产人员,纺织、针织、印染人员,裁剪、缝纫和皮革、毛皮制品加工制作人员,粮油、食品、饮料生产加工及饲料生产加工人员,广播影视制品制作、播放及文物保护作业人员, 印刷人员、工艺、美术品制作人员,文化教育、体育用品制作人员,工程施工人员,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环境监测与废物处理人员,检验、计量人员,其他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 对新建立不满整月的单位(月中或月末建立),在计算报告月的平均人数时,应以其建立后各天实有人数之和,除以报告期日历日数求得,而不能除以该单位建立的天数。在年内新成立的单位年平均人数计算方法为:从实际开工之月起到年底的月平均人数相加除以12个月。 工资总额 从业人员工资总额 上述各种项目既包括货币性质的,也包括实物性质的以及各种形式的充值卡、购物卡(券)等。 五个职业分类工资总额等于从业人员工资总额。 七、填报要点1.期末填写了人数,平均人数和工资总额一定要填写数据。2.期末人数填写实际人数,不要累计数。3.平均人数一定要除以月份数。 七、填报要点4.季报的工资总额是累计数,即2季是1-6月的数据,不要是4-6月的数据,3季是1-9月的数据,不要是7-9月的数据。 七、填报要点5.不能填报“从业人员”和“工资总额”数据的法人单位(49)(50)代码和名称不能与报表的代码和名称一样。 广州市城镇就业人员变动和新增就业岗位需求情况调查表(穗I101表) 1.职位名称:需用汉字填写,一个职位只填一栏,人数不限定。各单位可根据本单位实际招用情况填写,职位名称和职业代码可参考调查表表背面的“职位名称”和“职业代码”,如某单位要招用会计,职位名称为会计人员,职业代码为213 。 审核要点4.有些专业技术职位有学历要求的,如医师和老师。5.不要将生产工人等归入为简单体力劳动人员。6.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学历不会“无要求”。 统计对象 a.已聘任专业技术职务并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和专业技术管理工作的人员。 b.未聘任专业技术职务,取得证书的人员。 专业技术人员 现聘任的专业技术职务与原取得的专业技术职称不一致的,如何统计? 答案:按聘任的专业技术职务进行统计。 专业技术人员 举例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