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文,等:贵卅保田青山区块煤储层特征及煤层气开发条件研究 ·85·
贵州保田青山区块煤储层特征及
煤层气开发条件研究
黄文1,李 军2,黄华州2
(1.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地质勘察处,贵州贵阳550006;2.中国矿业大学资源学院,江苏徐州221008)
[摘要】利用区块煤田地质及煤层气地质勘查资料,对贵州保田青山区块煤储层特征及煤层
气含量进行了研究。区内主要为中灰,相对富氢,低挥发分无烟煤。煤层气含量受埋深、构造、
显微煤岩组分等的影响。区块内地质构造较简单,含煤面积大,煤层气资源丰度高,含气量较
高,煤储层厚度大,可采性好,具备良好的煤层气开发地质条件,煤层气总资源量估算结果为
2166.74×108m3。老厂、地瓜坡勘查区煤层气资源量多,地质、交通等条件好,为今后煤层气开
发的首选区。
[关键词]保田青山区块;煤储层特征;煤层气
贵州保田青山煤层气区块位于贵州省西南 受区域构造的影响,区块内形成以保田—青
部,横跨盘县及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普安县, 山向斜为主的NE—SW向构造形态,其向斜轴横
面积约1009km2。区内煤层气资源量丰富,资源 穿整个区块,在其中部被一组北东向为主的断裂
量丰度高,保存较好,且煤炭资源勘探和地质研究 (5、D2)将轴部破坏。在向斜的两翼发育NE—
程度较高,为一煤层气开发的有利区带uJ。目前 SW向的次一级褶曲和断裂。区块地层走向NW
已完成区内煤层气参数井6口,另有6口试验井 —SW向为主,倾角3—250,南东翼局部相对较
正施工中,结果揭示研究区具有良好的煤层气开 陡。见下图l。
发利用前景。
1 构造特征
区块位于扬子准地台黔北台隆起西南侧,六
盘水断陷普安旋扭构造变形区黔西南涡轮构造带
上的盘南背斜南东翼,泥堡断裂北西盘。青山向
斜,下甘河断裂由NE向SW贯穿整个区块。盘
南背斜,下甘河断裂、青山向斜、泥堡断裂构成了
整个区块的构造格架,区块受北东向区域构造带
控制,盘南背斜为不对称的复式背斜,其总体轴向 图l构造纲要图
I一泥堡背斜;2—鱼龙向斜;3一青山向斜;4—保田向斜;5—黄
呈北东600左右,南北两端分别向南西、北东偏
家桥断层;DI~黄泥河一潘家庄断裂;D2一下甘河断裂;I一马
转,呈反“S”形,下甘河断裂走向与盘南背斜总体
依西勘查区;Ⅱ一马依东勘查区;Ⅲ一老厂勘查区;Ⅳ一地瓜勘
轴向一致,由一组走向呈北东向的断裂组成。主 查区;V一幸福勘查区;Ⅵ一泥堡勘查区;Ⅶ一梧东勘查区
断层倾向北西,为一扭性断裂,青山向斜轴向北
东,南西端被下甘河断裂破坏,泥堡断裂走向北
东—南西,该断裂为泥堡勘查区边界…。
【作者简介]黄文(1982一)。贵州瓮安人。2005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资源学院地质工程专业,主要从事煤田地质工作。
·86· 第五届贵州省地质矿产发展战略研讨会暨贵州省地质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2煤储层基本特征 3煤储层的物性特征
上二叠统龙潭组厚205—378m,平均
3.1煤层裂隙特征
260.84m,为本区主要含煤地层,也是煤层气勘探
的重点对象。区内共含煤16-33层,编号煤层有 根据矿井中观测资料,矿井内煤层内外生裂
隙很发育,多数与次生构造成因有关,其面割理长
3、5、9、12、17、19、26、29号共8层,其中17、19、26
号煤层,厚度大,对比可靠,为区块的主要可采煤
层。3、12、29号煤层在区块北西部(马依、地瓜坡
勘查区)可采,区块南东部(泥堡、糯东勘查区)不 一2.6mm,割理间距o.5—7mm。割理密度平均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