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模式研究综述WORD版.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模式研究综述WORD版.doc

[政治] “中国模式”研究综述 ◎ 陶绍兴 西方推行“华盛顿共识”并没有带来其预想的普遍的繁荣,却造成了东欧剧变、拉美债务危机和亚洲金融危机??“历史的终结”被终结,人们重新审视“华盛顿共识”,纷纷将目光投射到中国,转向具有比较优势的“中国模式”。 一、从历史中读懂思想:“中国模式”的理论渊薮 “中国模式”的悄然兴起,成为西方学界“无法解释的新认知”,学术界纷纷开始探索“中国模式”的理论渊源,以期从历史中读懂思想,达到“鉴往而知来”的目的。 一般认为,“中国模式”这个概念首先是由美国《时代》周刊高级编辑乔舒亚·库珀·雷默于2004年5月在题为《北京共识:提供新模式》提出的。之后,俞可平等国内学者用“中国模式”的概念取代了“北京共识”。中国人民大学秦宣教授质疑了这种说法:雷默绝不是提出“中国模式”的第一人,在1980年,Et本一桥大学石川滋等人曾在季刊《现代经济》多次使用“中国模式”的概念,他们把20世纪7O年代的“毛泽东战略”称为“中国模式”。因此,准确地说,雷默只是“北京共识”的首创者。(秦宣:《“中国模式”之概念辨析》,《前线》2010年第2期) 徐崇温教授通过研究发现,“中国模式”发轫于改革开放初期,“早在1980年5月,邓小平就提出‘中国的模式’的问题”。(徐崇温:《有关中国模式的若干问题》,《文汇报)2010年2月10日)他的观点在《邓小平文选》中得到证实,邓小平说:“既然中国革命胜利靠的是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本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我们就不应该要求其他发展中国家都按照中国的模式去进行革命,更不应该要求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采取中国的模式”。(《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18页) 二、正名与替代词的出现:“中国模式”的概念之争 面对热议中的“中国模式”,国内学界已经不满足于对“中国模式”的对策性与应用性的研究,他们意识到如果“中国模式”没有获得更深一层的哲学上的支撑,可能有被边缘化的危险。有无“中国模式”,“中国模式”的合法性在哪里?学者们基于对“模式”和“中国模式”的不同理解,展开了对“中国模式”的追问,持赞同立场的一方主张为“中国模式”正名,秦宣从社会发展层面的角度提出,“模式”往往指前人积累的经验的抽象和升华,所以“从社会发展意义上说,使用‘中国模式’这个概念并不存在任何疑义”。(秦宣:《“中国模式”之概念辨析》,《前线)2010年第2期)李君如和赵启正均不赞成直接使用“中国模式”这个概念,“因为“模式”一词含有示范、样本的涵义,但中国并无此示范之意”。(赵启正:《中国无意输出“模式”》,《学习时报)2009年12月7日)“我们的体制还没有完全定型,还在继续探索。讲‘模式’,有定型之嫌。这既不符合事实,也很危险”。(李君如:《慎提“中国模式”》,《学习时报)2009年12月7日)他们也提出了一种可能性的融通,倾向于以“中国案例”或“中国特色”替代“中国模式”。 由上述可以看出,不管是为“中国模式”正名还是用替代词去替代“中国模式”,双方的分歧并不在于是否有“中国模式”,双方的争论可以概括为“中国模式”是可能域中的“中国模式”还是现实域中“中国模式”。慎提“中国模式”表示目前的模式还是可能域中的“中国模式”,它尚在路上,需要在实践中完善,从而有待于提升为现实域中‘中国模式’。关于这个问题的认识,俞可平的分析很富 有启发性:“在我看来,重要的不是争论‘中国模式’的概念或名称,重要的是深入探究中国模式的要素、特征,分析这一模式的得失之道,尤其是记住我们从这种发展模式中应当吸取哪些教训”。(俞可平:《我对中国模式充满期待》,《社会科学报)2009—12—30)潘维更是一语道破:“问题在于谁归纳的‘模式’更精致,更有锯释力”。(潘维,玛雅:《共和国一甲子探讨中国模式》,《开放时代}2009 年第5期) 三、回应与期待:总结“中国模式”的意义 “中国模式”为我们同国际学术交流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尽管对“中国模式”的理解有偏差,但可以形成共识的是,“中国模式”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产生的,也是对中国发展经验的理论概括。“中国模式”的成功,为中国赢得了宝贵的话语权,意味着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内实现了话语权的回归。新时期,要站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高度,加强关于“中国模式”的总结与研究。“总结‘中国模式’是对中国重返世界强国舞台所做呼唤的一次回应。它标志着具有独立性、敢于向西方争取‘话语权’的‘中国学派’正在浮出水面。”(支振锋:《人民共和国60年与中国模式”学术研讨会综述— — 正在浮现的“中国模式”》,《开放时代)2009年第4期) 同时,在“中国模式”受到广泛关注的背后,反映了国人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殷切期待。任何一个大国、任何一个文明的崛起,一定要有一个有吸引力、有辐射力的思想作为基础,一定有一套成熟的制度作为保障。“

文档评论(0)

docinpp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