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现代文学考研笔记-育明教育-人大现代文学考研辅导班.pdf

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现代文学考研笔记-育明教育-人大现代文学考研辅导班.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现代文学考研笔记-育明教育-人大现代文学考研辅导班.pdf

中国考研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 2008 年以后,人大不再公布参考书目,但是育明教育经过 6 年的积淀,整理了一整套真题 和资料,10 年以后,人大文学院又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但是由于考生缺乏考研信息,所 以,往往付出了很多努力,结果功亏一篑。鉴于此,育明教育每年都会录制最新的考研辅 导视频,大概50 小时的辅导视频,可以反复观看。包括了考研参考书、复习方法、每本书 考试重点、真题讲解、押题、答题技巧、记忆方法等的讲解。 上编 50——70 年代的文学 第一——第三章 20 世纪50-70 年代的文学环境 1.名词解释:第一次文代会——中华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 时间:1949 年7 月2 日-19 日 地点:北平 人物:来自新老解放区的代 表824 人 报告:周恩来《政治报告》郭沫若《为建设新中国的人民文艺而奋斗》茅盾《在 反动派压迫下斗争和发展的革命文艺》周扬《新的人民的文艺》 大会确认:毛泽东文艺思想是建设和发展新中国文学艺术的指导思想。此后,在 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当代文学就是在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指引下发展的。 第一次文代会在后来被当作是“当代文学”的起点。第一次文代会开始了当代文 学的“一体化”的进程,成立了全国性的文艺界组织 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双百方针:指1956 年5 月2 日毛泽东在最高 国务会议上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 术问题上百家争鸣,该方针是以发展马克思主义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为目的的, 是人民内部的自由在文艺工作和科研工作领域的表现,文艺工作者在为工农兵服 务的前提下,可以运用自己认为最好的方法来创作。在该方针的鼓舞下,文艺理 论批评和文学创作逐步活跃起来。 2.第一次文代会的结果和意义有哪些? (1)第一次文代会在后来被当作是“当代文学”的起点。它在对40 年代解放区 和国统区的文艺运动和创作的总结和检讨的基础上,把延安文学所代表的文学方 向,指定为当代文学的方向,并对这一性质的文学的创作、理论批评、文艺运动 的方针政策和展开方式,制订规范性的纲要和具体的细则。 (2)第一次文代会开始了当代文学的“一体化”的进程,确定了各种文学力量 在“当代文学”中的资格和地位。 (3)成立了全国性的文艺界组织是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它是国家和执 政党对作家、艺术家进行控制和组织领导的机构。下属的各协会中,最重要的是 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1953 年 9 月,改名中国作家协会)。作为全国文联和 中国作协对文学界进行思想领导的重要刊物《文艺报》和《人民文学》,也在文 代会后陆续创刊。 3.50-70 年代的批判运动主要有哪些? (1)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1950-1951) 开始,报刊评介的文章,虽也有个别对影片的某一局部提出质疑,而大多数则是 热烈赞扬。毛泽东认为这种情形,反映了我国思想文化界的严重的思想“混乱”, 中国考研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 而参与修改、撰写了《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的《人民日报》社论(1951 年5 月20 日),发动了这一批判运动。这是对作家、知识分子发出的“信号”, 要求他们进行思想改造,以与国家确立的政治方向保持一致。 (2)对萧也牧等的创作的批评(1951) 主要是批评萧也牧的《我们夫妇之间》等小说。 它正被一些人当作旗帜,用来反对毛泽东的工农兵方向。因而,这些批评,是为 了维护第一次文代会确立的文学规范。 (3)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和胡适的批判(1954-1955) 1952 年,俞平伯将他出版于 1923 年的著作《红楼梦辨》加以增删、修改,改名 《红楼梦研究》出版。对于俞平伯的观点和研究方法,青年批评家李希凡、蓝翎 在《关于〈红楼梦简论〉及其他》等文章中提出批评。他们的文章最初发表时, 发生了一些波折,后来在作者母校山东大学的《文史哲》上得以刊出(1954年第 9 期)。《文艺报》在被指定转载这一文章时,主编冯雪峰撰写的按语,态度有些 暧昧(“作者的意见显然还有不够周密和不够全面的地方,但他们这样去认识《红 楼梦》,在基本上是正确的”)。毛泽东于1954 年 10 月16 日写信给中央政治局 成员等,称李、蓝的文章是“三十多年以来向所谓红楼梦研究权威作家的错误观 点的第一次认真的开火”,提出要开展反对“胡适派资产阶级唯心论的斗争”。 (4)对胡风集团的批判(1955) 胡风等与左翼文学内部的主流派别的矛盾由来已久。1955 年的批判,是这一冲 突的继续和

文档评论(0)

gshbz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