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克氏原螯虾2007,12养殖误区,克氏螯虾,克氏原螯虾,克氏原螯虾入侵中国,克氏螯虾日本人,克氏原螯虾日本,螯虾吧,海螯虾,红螯螯虾,新西兰螯虾
克氏原螯虾人工养殖中存在的误区与消除方法 周鑫二00七年十二月 ① 亲虾的消毒方法欠妥 常规的消毒方法是用3%浓度的盐水对克氏螯虾亲虾进行浸泡,以杀灭病菌,同时也有利于伤口的收敛和愈合,但对离水运输的亲虾而言,用盐水进行消毒将加重其脱水症状,不利于放养成活率的提高。 建议用高锰酸钾替代盐水进行亲虾消毒,此项改进不但可以解决盐水对亲虾的伤害问题,而且高锰酸钾的强氧化性可杀灭细菌和消除鳃部黏液,使亲虾的放养成活率得到提高。 ② 亲虾放养时间不当 克氏原螯虾养殖过程中进行虾苗自繁是除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方法,不同地区的克氏原螯虾养殖模式因气候和养殖条件的不同而略有差异,但苗种的来源基本是相同的,既投放亲虾自繁或购买虾苗进行放养。由于虾农对克氏原螯虾的繁殖生物学了解较少,因此在制订亲虾放养和苗种生产方案时常会出现一些不当之处,如在上半年放养野生亲虾进行虾苗繁殖等错误的方法。 克氏原螯虾通常一年只产1次卵,其交配与产卵的水温为12℃-33℃,虽然3-5月份的水温均已达到产卵要求,但克氏原螯虾只交配,不产卵,其原因是5月份之前的亲虾性腺尚未发育成熟,虾卵需经4-6个月的发育后才能进入Ⅳ期末,因此上半年放养的亲虾在下半年才能繁育虾苗 在自然条件下,克氏原螯虾的产卵和孵苗高峰期大多在下半年的9月-11月,虾卵经9-15天的孵化,虾苗即可孵出。在我国华东地区80%以上的虾苗是在10月-12月份被孵出,后期孵出的虾苗寄生在雌虾腹部度过整个冬季,也有部分亲虾抱卵越冬,并在越冬过程中孵出虾苗,这些虾苗是养殖生产所需苗种的主要来源, 因此池塘养虾或稻虾同作养殖模式只要在8-10月份投放亲虾就可以通过自然繁殖,培育出供养殖所用的虾苗。 而克氏原螯虾稻虾轮作的养殖季节是在11月至翌年5月(江、浙、沪地区),水温相对较低,年底孵出的虾苗养至翌年5月底大多数只能长成15克/尾左右的小规格商品虾,因此养殖效果不十分理想,只有培育出大规格虾苗与稻虾轮作模式相配套,才能使养殖产量和效益得到明显的提高。 加快亲虾性腺发育并实现提前产卵、孵苗是获得大规格虾苗的有效方法,而投喂优质饲料和提高越冬水温是促进亲虾性腺发育的重要条件。解剖克氏原螯虾亲虾可知,3月份有部分雌虾的卵巢已发育至第Ⅱ-Ⅲ期,若能投喂优质饲料和提前升高越冬水温,就能加快雌虾的性腺发育速度,并实现提前产卵和孵幼。 除此之外,提前育成的虾苗用于虾稻轮作、稻虾同作和池塘养殖,当年就可养成大规格商品虾,对提高养殖产量和效益将十分有利。因此将亲虾的温室越冬工艺与池塘养殖及稻田养殖相结合,可形成新的养殖模式,有利于克氏原螯虾养殖产量和效益的提高。 ③ 虾池大量施肥造成水草死亡 无论是池塘养殖还是稻田养虾,水草移栽与投放对提高克氏原螯虾的养殖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一则水草可作为克氏原螯虾的饵料,在养殖池中种植水草可增加虾苗植物性饵料的来源,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二则水草可以作为克氏原螯虾躲避同类残杀的隐蔽物;三则水草在夏天高温季节可以起到降温的作用;四则水草可以吸收水中的养分,有利于水质的改良和稳定。因此水草的多寡对克氏原螯虾养殖产量的提高有着直接的影响。 但在养殖生产中,通常认为水草主要起隐蔽物作用,其饲料作用不如浮游生物重要,因而当水中浮游生物数量减少时,往往通过施肥的方式来加以调节,水体的透明度也因此而大幅度下降。 当透明度降至30厘米以下时,池中的水草会因光合作用受阻而难以生存。水草的死亡不仅减少了虾苗的饵料来源,还会导致水体自净能力的下降和水环境的恶化,最终使得生物饵料培育效率及饲料利用率降低。这种养殖方式不但生态效应差,而且最终还将影响养殖产量和效益的提高,因此在克氏原螯虾的养殖过程中应当对水草的种植和利用予以足够的重视。 ④ 对鱼虾混养的互利作用认识不足 克氏原螯虾与鱼类混养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养殖模式,这是因为鱼虾混养可以互利,鱼类吃剩的残饵和排泄物均可为克氏原螯虾所利用,因此饲料浪费减少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可以减少对水体的污染。 实验表明,幼虾具有大量摄取藻类和水中悬浮有机质颗粒的能力,成虾不仅可以摄取鱼类粪便和水草,而且可以摄取水中的有机碎屑和底泥中的腐殖质,因此利用克氏原螯虾的摄食特性开展鱼虾混养,可以达到互利共生的目的,同时也有利于养殖效益的提高。 ⑤ 对克氏原螯虾自相残杀特性的认识 克氏原螯虾的自相残杀特性是阻碍养殖产量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实验表明,亲虾对幼体和幼虾的残食率较低,这与其具有护幼特性有关,而亲虾对大规格虾苗的残食率则较高。 除此之外,幼虾之间的自相残杀率远高于成虾对幼虾的残杀,尤其是大规格虾苗对幼虾的残食率可高达60%以上。因此大规格虾苗及幼虾间的自相残杀行为是影响虾苗成活率提高的主要因素。 生产中应当重视人工隐蔽物的设置,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