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8年 12月第28卷第4期 四川地质学报 VoI.28No.4 Dec,2008
成都平原微承压地下水成因机制及水质分析
徐冠立,孙传敏,孙遥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成都 610O59)
摘要:成都平原部分地段 出现了微承压地下水,经分析水质达到 了国家饮用水标准。成都平原微承压地下
水赋水岩层为第四系中一下更新统和上白垩统上部浅层风化带,第四系粘土层作为隔水层覆盖在含水层之上。
在平原的周边丘陵地带,粘土层被风化剥蚀,含水层暴露,直接接受降水补给。地下水沿砂砾石、砂岩孔隙、
泥岩溶隙溶洞和各种构造应力作用产生的裂隙运移,若遭遇断层切断切穿含水地层,便沿断层上升,在断层附
近形成上升泉。
关键词:成都平原;地下水;微承压;水质分析
中图分类号:P64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995(2o08)04一o319一O5
1 基本地理状况
成都平原,亦称川西平原 ,位于四川盆地西部,界于东经 103。00 ~1o4。30 ,北纬30o00 ~
31。34 间,行政区划分属成都市、德阳市、绵阳市所辖23区市县,面积8640km,长约200km,均
宽42km,是西南地区最大的第四系堆积平原。平原 自北西向南东坡降,西侧为地表水系进 口,发育岷江、
沱江两大水系。岷江、沱江进入平原后 ,呈扇状分流,在平原东侧龙泉山麓收束,于金堂、苏码头、新
津三处流出平原。平原内河流众多,平均每隔 2.5km即有一条河流。平面内河流属于沱江水系的有:睢
水河、绵远河、射水河、马尾河、石亭河、湔江,在金堂三水镇汇流后,于金堂附近流出平原。岷江水
系于都江堰分为内外二江。内江分为蒲阳河、柏条河 、走马河、江安河;外江分为金马河、羊马河 、沙
黑总河。此外,尚有文锦江、斜江河、南河。这些河流于新津五津镇汇合,流出平原外。唯蒲阳河下段
(称青白江)与柏条河的左支 (昆河)加入沱江水系,于金堂流出平原。走马河、柏条河右支 (府河)
与江安河先后在成都南汇流,经双流苏码头流出平原。
成都平原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夏末秋初高温多雨,降水丰沛,多年平均降水量可达 l0l5mITl/年,但
分配不均,6__J9月降水总量为753.7mm,占全年降水量的76%,降雨以气旋雨形式 占优势。年平均相对
湿度82.1%。年中大部分时间内降水大于蒸发,大气降水对地下水补给有利。
2 区域地质条件
成都平原居扬子地层区四川盆地分区的西北部 ,出露地层几乎全为中、新生代陆相地层,地层总厚
7475m,其中出露的主要地层有 :
侏罗系,厚3497m,下、中、上统齐全,成片分布于平原东南部及西北角的江油厚坝及什邡唐家坪
等地。岩性以紫红色泥岩为主夹砂岩、粉砂岩,其间常夹薄层石膏及方解石细脉和透镜状石英砂岩。泥
岩中普遍含钙质团块 ,砂岩以长石砂岩、石英砂岩为主。
白垩系厚 1734m,以下统为主,呈东北端宽西南端窄的楔形斜贯平原中部。岩性以砖红、紫红色粘
土岩、粉砂岩、砂岩为主,组成若干个韵律层 ,其间夹厚层、块状钙质砾岩。砂岩以长石、岩屑长石砂
岩为主,白垩系上部粘土岩中产硬石膏、钙芒硝 ,并有发育的方解石晶洞。
第四系地层厚274m,包括下、中、上更新统和全新统,成片分布于平原西部,沱江、涪江、嘉陵江
及其主要支流沿岸 ,中江等地也有小片分布,分布面积达 5072.88km。成因类型以河流冲积为主,其次
为湖积、沼泽沉积 (未出露 )、类黄土堆积和残坡积等。岩性为粘土、粉砂和砾石,粘土矿物以水云母为
主。碎屑矿物、轻矿物 占绝对优势,以石英为主。砾石成分较复杂,以石英岩、花岗岩为主,次为脉石
收稿 日期:20。7—12—31
作者简介:徐冠立 (1983一 ),男,浙江杭州人,硕士,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
319
成都平原微承压地下水成因机制及水质分析
英、燧石、板岩、石英砂岩等。中、上更新统第四系粘土层呈红色、褐黄色网状,并含铁锰胶膜及豆粒
和含少量钙质结核,局部地区粘土层顶部具铁质硬壳。由于堆积物中富集铁、锰元素,致使第四系孔隙
水的铁、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