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初一语文期中试卷1.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2013初一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一) 注意事项: 本试卷5页,共120分,其中书写分3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姓名:___________ 第Ⅰ卷(15分)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的字词拼音无误的一项是( )(3分) A 凝成( ní ) 眩目( xuàn ) 小憩( qì ) 盘虬卧龙( qióu ) B 呵责( hē) 洗濯(zuó) 厄运( è ) 迸溅( bìng ) C 伫立( zhù) 黄晕( yùn ) 发髻( jì) 禅心( chán ) D啜泣( chuò) 澄清( dèng ) 冉冉( rǎn ) 玷污( zhān ) 2.下列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嶙峋 隐密 辜负 擎天憾地 B、茁壮 诱惑 茏罩 宠然大物 C、疑视 挑逗 庸碌 蜂围蝶阵 D、喧腾 骚扰 藤萝 头晕目眩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小沈阳的表演幽默搞笑,每每使大人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孩子更是笑得前俯后仰。 B 墙边一排一排的板凳上,坐着粉白黛绿,花枝招展的妇女们,笑语盈盈的不休。 C 有一个王子,生性多愁善感,最听不得悲惨的故事。 D 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是要把这种骇人听闻的情况公诸于众。 4.下列各句能和“天边偶尔漂浮着的白云”连接成贴切比喻的一项是( )(3分) A 像条条闪耀的银链。???? B 像片片光滑的羽毛。 C 像股股奔涌的喷泉。???? D 像缕缕洁白的棉絮。 《论语》中流传下来很多成语,像我们曾经学过的“诲人不倦、不耻下问、举一反三”等,现在请你列举出两、三个来自《论语十则》的成语。(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Ⅱ卷(102分) 二、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6-10题 (一)古诗阅读(8分) 十五夜望月 王健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6.试分析“树栖鸦”所表达的意境。(3分) 7.诗中的“落”改为“在”好不好?为什么?(3分) 8.这首诗最能让人产生丰富联想的句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文阅读(14分) [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人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南桔北枳》) [乙]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守株待兔》) 9.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 ①坐盗 ( ) ②入楚则盗 ( ) ③兔走触株( ) ④而身为宋国笑( ) 10.翻译(甲)(乙)两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 ⑴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甲)(乙)两文,我们得到怎样的启示?(4分) (甲): (2分) (乙):

文档评论(0)

guj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