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对虾疾病控制.ppt

  1. 1、本文档共9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白对虾疾病控制,南美白对虾,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南美白对虾价格,白对虾,南美白对虾价格走势,养殖南美白对虾,白对虾养殖技术,淡水养殖南美白对虾,南美白对虾养殖论坛

常见对虾病害及其防治技术 养殖 ? 病害 虾是我国海淡水养殖的重要品种之一,它的养殖起始于七十年代,到2001年底总产量已达30万吨。 随着养殖面积的不但扩大,养殖容量的不断增加,虾的病害也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每年因病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数十亿元: 南美白对虾的TAURA综合症已对我国南方虾养殖区造成了较大危害 虾的病害已经严重制约着该养殖业的持续稳步发展 虾病的五大类型 病原性疾病(病原性的疾病就有近百种) 营养性疾病 生理性疾病 药源性疾病 环境因素引起的疾病 (一)南美白对虾病害发生的特点 其病害与其它水产动物有异同 虾属甲壳动物,一般生长都较快,生活周期较短,它的生理特点、生态习性与其它水产动物有较大的区别 虽然在致病的病原体、疾病的传播方式以及其防治方法与措施上与其它水产动物有着相类似的地方,但也有其显著的特点和区别 1、对病原体的易感性强 ①虾为较低等的水生动物,相对鱼类来说 它们的器官构造与机能较为简单 它们的免疫系统相对低下,目前还缺乏虾具有特异性免疫的有力证据 ②与其它虾蟹类一样它具有蜕壳的生理特点 由于在蜕壳前停止进食,蜕壳后身体又十分柔软,在此期间它们的活动能力很弱,常躲在水中阴暗处,对病原体和敌害的抵抗能力很差,这个阶段病原体极度易感染。 ③鳃位于胸部附肢基部或就是它们(颚足和步足)的附属物,与水域环境直接接触,在行呼吸机能时,恶劣的环境条件对其的影响更大 有时鳃还兼负着排泄功能 因此病原体较易感染或较易经此进入体内 ④生长、发育的生命周期较短。较快的新陈代谢导致机体对病体的抵抗能力较弱 2、对环境的要求高,环境对其病害发生的影响比其它水产动物要强 喜欢栖息于水质清晰、水草丰富的环境中 耐低氧能力比鱼类要差很多 环境的稍微恶化都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虾塘水质恶化必然会导致虾病的发生 3、发病后,病程的进展较快,死亡率高 开放式的循环系统,病原体感染后,均较易经血淋巴而送至耙器官或全身各部位,导致疾病的快速发展,以至大量死亡。 虾幼苗期的弧菌病,可使虾全军复灭; 对虾的病毒病发生死亡率可高达80%~100%,从发病到大量死亡往往只需3~4天。 4、并发、继发性感染较普遍 虾类被固着类纤毛虫感染,往往都是其它细菌性或病毒性疾病发生的前兆; 虾的黑斑病,从病灶处分离出的致病菌多达30余种 白斑病、Taura综合征等病经常能交叉发生 5、药物对其敏感性与其它水产动物有较大的区别,因此在药物防治方法上有其相应的特点 使用生石灰,虾的泼洒剂量是15~20ppm,而鱼类是25~30ppm,中华鳖却是60~70 ppm; 虾均对敌百虫等有机磷药物十分敏感,一般在用该药物防治上都慎用或不用。 表2. 虾塘常用几种除害药物及使用方法 6、盐度的变化或淡化阶段易感性强 南美白对虾要适应淡水的环境,必有一个从咸水到淡水的淡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盐度及其相应变化对虾生长发育有较大的影响 虾在适应环境的盐度的变化过程中,病原体较易感染,此阶段的任何异常都会导致疾病的发生或导致随后疾病的发生 (二)南美白对虾的主要病害 病 毒 病 危害特别严重的病毒病主要有: 白斑病(白斑综合征,WSSV或WSV) 桃拉病毒综合征(红体病,Taura病毒综合征) 黄头病(黄头病毒病) 白斑综合征, WSSV或WSV 主 要 症 状 关于白斑 白斑综合征 碱度较高的环境 其它不利的环境条件 其它病原体的感染 发病的主要原因 ?虾池老化,底质差 虾苗的种质下降 防治方法 ?改善虾池环境,彻底清塘 防治方法 ?虾病发生立即采取措施,防止疾病蔓延 ?投喂优质饲料,减少虾的应激因素,增强虾的抗病力 ?采取封闭式养殖方式,养殖过程中尽可能不和外界天然海水进行交换,以切断病原的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途径 投喂优质饲料,减少虾的应激因素,增强虾的抗病力 药物防治方法 用0.3ppm的溴氯海因或二氯海因全池泼洒,同时用1%盐酸蒽诺沙星拌饵投喂,连续3d,间隔3~4 d后,再连续投喂2 d。 桃拉病毒综合征 病   原 一种无囊膜的、大小为32nm、二十面体的单链RNA病毒——细小核酸病毒(picorvirus),它可由水生昆虫和海欧的肠容物和粪便传播 主要症状 病虾感染“桃拉病毒”后,通常于池边成群巡游,严重者于水面漫游,无力,反应迟钝,不摄食,消化道内无食物 甲壳变软,步足蛀断,溃疡,触须、虾体、肠胃道发红,尤其是尾扇和胸甲变红;“变红”是病虾血红细胞浸润的一种炎症反应 流 行 状 况 1992年在厄瓜多尔养殖的南美白对虾首先发生Taura征,随后通过仔虾等运输将该病扩散到美州的许多虾养殖区;台湾及东南亚一些地区已有该病流行 幼虾易感,呈急性死亡;成虾多属慢性 感染后所幸存的病虾甲壳角质层会出现黑斑化现象 流 行 状 况 该病一般出现在虾苗

文档评论(0)

my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