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华中农业大学中医学导论课件第三章气血津液.ppt
第一节 气 第三章 第一节 中医学导论 3.主要功能化生血液:“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营养全身:营气循经流注全身,为脏腑、经络等生理活动提供营养物质。营运全身上下内外,流乎于中而滋养五脏六腑,布散于外而灌溉皮毛筋骨。 第三章 第一节 中医学导论 (四)卫气1.基本含义:卫,有“卫护”,“保卫”之意。卫气是行于脉外之气。卫气与行于脉内的营气相对而言,属于阳,故又称“卫阳”。卫气亦来自脾胃运化而生的水谷精微,因其性彪疾滑利,活动力强,流动迅速,“卫者,水谷之悍气也”。 第三章 第一节 中医学导论 2.生成与分布生成:由水谷精微所化生。“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 分布:营气行于脉内,卫气运行于脉外。 第三章 第一节 中医学导论 3.主要功能温养作用:卫气者,热气也,肌肉之所以能温,水谷之所以能化者,卫气之功用也。调节作用:卫气司汗孔之开合,调节汗液的排泄,能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调和气血,从而维持机体内外环境的阴阳平衡。防御作用:“卫气者,为言护卫周身,不使外邪侵犯也。” 第三章 第二节 中医学导论 第二节 血 第三章 第二节 中医学导论 一、血的基本概念血是运行于脉中而循环流注全身的富于营养和滋润作用的红色液体,是构成机体和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脉是血液运行的管道,又称“血府”。离经之血:在某些因素的作用下,血液不能在脉内循行而溢出脉外。 第三章 第二节 中医学导论 二、血的生成血液化生的物质基础:水谷精微是血液的最基本的物质。“中焦受气取汁,变化为赤,是谓血。”血的生成与脏腑的关系脾胃、心、肾 第三章 第二节 中医学导论 (一)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二)心:心主血脉(1) “血乃中焦之汁,流溢于中以为精,奉心化赤而为血。”(2)行血以输送营养物质。 第三章 第二节 中医学导论 (三)肾:(1)肾中精气化生元气,促进脾胃化生水谷精微,进而奉心化赤为血。(2)肾藏精,精血可互化,即“精血同源” 第三章 第二节 中医学导论 三、血的循行营气与津液结合而成血,故营气循十四经运行的道路,实乃历代多数医家所公认的血行途径。 “食气入胃,散精于肝。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流于四脏,气归于权衡。” 第三章 第二节 中医学导论 附:血液正常循环必须具备三个条件血液要充盈。脉管系统的完整而通畅。全身各脏腑发挥正常生理功能,特别是与心、肺、肝、脾四脏的关系尤为密切。血液循行与脏腑的关系1.心主血脉 2.肺朝百脉3.脾主统血 4.肝主藏血 第三章 第二节 中医学导论 四、血的生理功能一是营养,二是滋润。(一)濡养滋润全身脏腑组织“故凡为七窍之灵,为四肢之用,为筋骨之和柔,为肌肉之丰盛,以至滋脏腑,安神魂,润颜色,充营卫,精液得以通行,二阴得以调畅,凡形质所在,无非血之用也。” 第三章 第二节 中医学导论 (二)神志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血者,神气也”,“血脉和利,精神乃居”心血虚、肝血虚常有惊悸、失眠、多梦等不安的表现,失血甚者还可出现烦躁、恍惚、昏迷等神志失常的改变。 第三节 津液 第三章 第三节 中医学导论 一、津液的基本概念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除血液之外,其它所有正常的液体都属于津液范畴。 第三章 第三节 中医学导论 (一)津:性质清稀,流动性大,主要布散于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等部位,并渗入血脉,起滋润作用的水液。 (二)液:性质稠厚,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组织,起濡养作用的水液。 第三章 第三节 中医学导论 (三)津与液的区别 属阴 属阳 属性 滑利关节,濡养孔窍,补益脑髓 滋润肌肉,充养皮肤 作用 贯注于关节,孔窍和脑髓等。 散布于皮肤,肌肉,孔窍,血脉 分布 浊重稠粘,流动性小 清轻稀薄,流动性大 性状 液 津 第三章 第三节 中医学导论 二、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素问》“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故水液代谢的生理过程,以肺、脾、肾三脏为要。“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惟畏土,故其制在脾。” 第三章 第三节 中医学导论 饮食 脾胃 肺 清中之浊肃降作用 肾 汗 浊中之清气化作用 吸 全身 呼 膀胱 尿 浊中之浊气化作用 清中之清宣发作用 精微上输 肾阳暖脾 第三章 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静脉输液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 2024-2025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四年级上册湘科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Tecsun德生PL368使用说明书.pdf
- 港口城市发展的动态研究——兼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产业经济专业论文.docx VIP
- 第一单元起始课课件(34张PPT)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全册).pptx VIP
- 桥本氏甲状腺炎课件.ppt VIP
- 完整word封条样式.doc VIP
- 老年人体重管理.pptx VIP
- 输变电工程数字化移交技术导则第1部分:变电站(换流站)[附编制说明],Q_GDW11812.1-2018.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