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5年小河墓地考古调查与发掘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2年小河墓地考古调查与发掘报告 ?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 ? 摘要:小河墓地位于新疆罗布泊地区下游河谷附近的荒漠之中。1934年瑞典考古学家贝格曼对该墓地进行了调查和发掘。从此,小河墓地名扬海内外。2002年底至2003年初,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墓地进行了正式的调查和发掘工作,获得了一批珍贵的文物资料。本报告对该次考古调查和发掘情况进行了系统的报道。 关键词:新疆;小河墓地;考古调查;发掘 中图分类号: K871??????? 文献标识码:A ? ? 小河墓地位于罗布泊地区孔雀河下游河谷南约60公里的荒漠之中,东距楼兰故城175公里,西南距阿拉干36公里(图一)。上世纪初,大概在1910-1911年间由罗布猎人奥尔德克首次发现。1934年瑞典考古学家贝格曼(F.Bergman)在奥尔德克的引导下,由雅丹布拉克之西沿孔雀河向南支出的一条小河道南行,这条无名小河道,贝格曼随意称之为“小河”。在小河之西约4公里处发现此墓地,贝格曼将这处当时人传说“有一千口棺材”的坟地命名为“小河五号墓地”。1939年,他在斯德哥尔摩发表的《新疆考古研究》一书中,对小河流域考古调查及发掘工作进行了详细的介绍[①],小河五号墓地宏大的规模、奇特的葬制、以及所蕴含的丰富的罗布淖尔早期文明的信息,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贝格曼考察小河后,一直到上世纪末60多年间,再无任何后继者能抵达。2000年底,深圳大唐影视广告公司组织《中国西域大漠行》摄制组,借助地球卫星定位仪(GPS)进入小河墓地。新闻媒体对此做了大量报导,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2002年,经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准,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小河墓地考古队,由伊弟利斯·阿不都热苏勒担任队长。於当年12月抵达小河地区,对小河墓地及周边遗址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规范的考古调查和小范围的发掘,取得了一定成果。这为今后小河墓地进—步的考古发掘、文物保护和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报告是此次小河墓地考古调查与发掘的全部资料。 一 考古调查发掘经过 2002年12月25日,小河墓地考古调查队驱车从铁干里克出发,经阿拉干越塔里木河北走。行至距小河墓地直线距离尚有15.6公里时,被连绵起伏的沙垄阻挡,原有的几条石油物探所用测线也被掩埋在沙丘下,沙漠车无法行进。随之设营,将考古队全体人员分为三组,一组驻留此营;一组立即返回居民区寻租骆驼;—组徒步进入小河地区。徒步进入小河地区的工作人员,于12月27日到达小河墓地,开始了初步调查。期间,该组又一分为二,一部继续调查,—部往来营地与小河之间,承担给养和引领驼队的任务。12月30日全队抵达小河墓地,展开了小河墓地较为详细的调查工作,采得各类文物百余件。根据调查和参考贝格曼所做的工作,我们另择墓地西木栅墙内一隅发掘了墓葬4座。 二? 墓地调查基本情况 墓地位居小河东4公里处的一个椭圆形沙山上。呈东北-西南向,这同罗布荒原盛行东北季风的方向一致。高出地表7.75米。东西长74米,南北宽35米。实测总面积达2500平方米(图二)。墓地在四周平坦、低矮的沙丘簇拥下显得特别高大,格外引人注目。可谓方圆4-5公里范围内的明显标志物。 沙山表面密密丛丛矗立着的木柱十分醒目,多棱形、圆形和桨形的胡杨立木现存140根。[②]它们大多高出地表2—4米,直径多为20厘米以上。多棱形立木截面为6—20棱不等。部分立木的顶部变细,顶端尖锐。编号为41号立木高1.8米,直径50厘米,截面为16棱形,当属小河墓地立木中最粗的一个。在墓地中心另有一根高1.87米,中部截面为9棱形,顶部呈尖锥状的立木,通体涂红充溢着极其神秘的韵味。墓地中部偏东和西端各有一排保存相当完好的木栅墙。西端所置木栅墙低矮,是由62根直径为8—20厘米的立木组成,形状略呈弧形。东部木栅墙用木考究,67根排列整齐的立木直径在20—25厘米之间,顶部均处在同一高度,虽部分立木已被黄沙掩埋,但仍能见到底部用苇草绳捆绑的水平木杆将栅墙立木连接、固定在一起(封二;图三)。西木栅墙所处位置应该是墓地的最西边缘。位于墓地众多立木之中,横跨山顶的东木栅墙,是墓地不同墓区的界域?还是为保护墓地封土而精心设计以阻挡春季强烈的东北风?在没有全面考古发掘之前,难做定论。 东木栅墙东侧的立木,大多粗壮高大(封面)。部分呈有规律分布,编号为1、2、3、4、9、10、72、73号的立木构成一圈。它们一般高3—4米,直径25—30厘米,柱顶部较细部分现长40—110厘米,柱体截面为8—11棱形,尤以9棱形具多。另一组是6根立木构成一圆,编号分别为11、12、15、16、17、18号,高也在3—4米,直径20—30厘米,柱顶部较细部分现长在60—100厘米,柱体截面除11号立木为9棱形外,其余均为10棱形。调查中发现,这些立木根部表面多有残留的红色,说明立木曾被染成红色

文档评论(0)

hsh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