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现代社会与生态文明 陕西省环境保护局 司全印 提 要 生态文明原是现代社会的必然结果,今天却是现代社会的必然要求 人类的物质基础如果不能直接来自太阳,就必须保护好地球,并将自己的发展限制在地球转化太阳能量效率之内 生态文明是生态社会的提升,生态社会是生态经济的提升,生态经济的本质是用有限的资源支持无限的发展,循环是唯一选择。 这一切只有用技术进步去实现。技术靠人,人靠制度,制度靠认识,认识永远是第一位的。 主要内容 现代社会 自然生态系统与生态文明 中国现代化进程与发展阶段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难点 几个需要重视的问题 一、现代社会 人类发展的理想 人类文明的历史过程 现代社会及其标志 现代社会的核心内容 人的最低与最高需求 最低需求是生存问题 ——衣食住行(物质生产) 介乎中间的是人的基本权利争取 ——人的平等地位与基本人权(分配) 最高理想是个性的最大解放 ——个人才能和意志的充分展现(精神) 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 基于第一生产力的农牧文明时期,经历了大约数千年甚至上万年,包括原始社会(渔猎时代)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基于分工、技术、产业的工业文明时期,经历了大约数百年,完成了五次技术革命,经历了三个阶段发展 五次技术革命 纺纱机与纺织业 钢铁与机械制造 石油与石油重化工 内燃机与汽车工业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 ——技术进步是社会进步的真正推动力,技术进步的关键是制度的进步 工业社会的三个阶段 单纯经济增长阶段:解决了物质匮乏和财富积累问题。产生了贫富差距和社会失稳。 经济与社会同步发展阶段:以反垄断、救济和社会保障等手段解决公平和公正问题,称之为社会进步。产生了日益加剧的资源枯竭,环境恶化,发展停滞问题。 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阶段:探寻人类持续健康发展的问题。 现代社会的基本表征 现代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是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生产文明向生态文明进化的历史阶段 ——完成工业化进程(城市与非农化) ——社会主体是中产富裕阶层 ——相对富裕的生活和完善的社会保障 ——实质的宪政、法制和市场混合经济 ——生态文明的基本建立 现代社会的核心——文明 文明最初用于区别新石器时代前后的文化。前者是氏族社会,是放大的家庭。后者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是不同姓氏家庭成员的社会管理。 文明后来成了文化中新替代旧,先进替代落后,进步替代落伍的代名词。 ——物质丰富,生活富裕是基础 ——基本人权保障和个人意志的自由实现是保障 ——公民环境意识强,生态环境较好是结果 二、生态系统与生态文明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认识过程 环境问题与生态文明的觉醒 重新认识自然环境与生态系统 生态文明与建设 人类对自然认识的三个阶段 无知——神秘——敬畏 知识技术积累和成就——改造——征服 科技的两重性——一系列环境问题:资源、能源枯竭;全球变暖与气候异常;臭氧层破坏;污染与酸雨;热带雨林与生物多样性减少;现代农业与荒漠化;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积累与转移;疾病与防不胜防的新病毒等 ——环境问题危及人类生存与发展,人类开始反思自己的一贯行为与传统观念 环境问题与生态文明的觉醒 1964年卡孙:寂静的春天; 1968年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和转折点 1970年美国群众上街游行抗议环境污染 1972年联合国第一次环境会议(瑞典首都) 80年代的污染转移和环境战略的讨论 90年代由污染治理到污染预防的转变 1992年里约会议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2001年《生态经济》出版 重新认识自然环境与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具有耗散结构特点:开放的非线性复杂系统——具有脆弱性 ——开放系统,维持了系统的生命活力,抵消了熵增大的死亡过程 ——生命的制约,维持了多样性,多样性支持了系统和生存环境的稳定 ——物质的还原循环,维持了环境无污染,资源无匮乏 尊重生态环境的基本规律 相互制约无极无灭 还原循环不竭不滞 相互依存和谐共生 重新评价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 气候调节,碳氧平衡,净化空气,含水保土, 分解还原,元素循环,新陈代谢,物质生产, 物能输移,环境更新,极端制约,抗击风险 多姿多彩,娱乐休闲,基因保存,整体平衡 重新认识环境与人类的关系 环境提供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环境提供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物质与能源 自然环境是人类智慧的源泉和模版 良好的环境是人类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和追求的目标, 良好的环境是人类社会实现持续发展的根本和物质保障 自然、文化、文明 自然是先于人类的客观存在 文化是人类在自然基础上的创造的概括 文化(culture)相对于自然(nature)而言 文化有先进落后之别和菁华与糟粕之分 文明(civilization)和 文化(culture),前者由市民衍化,后者由耕作演化,文明是文化的发展 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精华部分称之为文明 生态文明 生态文化是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