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D受体基因多态性对钙代谢的影响.docVIP

VD受体基因多态性对钙代谢的影响.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VD受体基因多态性对钙代谢的影响.doc

VD受体基因多态性对钙代谢的影响 王娟 动物营养与饲料 摘要:本文对维生素D受体基因的分型、VDR的多态性以及VDR的多态性对钙代谢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维生素D受体基因;VDR的多态性 维生素D(vitnalinD,VitD)是体内调节钙、磷代谢的重要的类固醇类激素,此外还有免疫调节、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等作用,广泛参与细胞代谢与组织功能调节。目前认为,它是调节细胞生长、发育、增殖、中枢神经系统和免疫神经系统功能的最重要的旁分泌激素之一[1]。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维生素D的缺乏可以导致一系列的功能紊乱:除骨质疏松外,还可见于结核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硬化、炎症性肠病、前列腺癌症、乳腺癌等。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提出了维生素D内分泌系统的概念(vitnalniDnedocrine system)的概念。该系统由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VDR、维生素D结合蛋白以及涉及维生素D合成、转化与代谢的靶组织等构成。protoni,DBP以及涉及维生素D合成、转化与代谢的靶组织等构成。其中DBP的功能主要是结合靶组织中的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进入血液。维生素D的靶组织遍布于全身组织、细胞中,包括肝、肾、肠、骨、甲状旁腺、子宫、肿瘤细胞等20多种。1,25-(OH)2-D3在体内可以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促进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抑制甲状旁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以及通过对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的生长因子、细胞因子等作用而调节骨代谢[2]。维生素D的功能主要是通过维生素D受体来介导的。 1 VDR基因概况 VDR基因编码产物维生素D3受体蛋白为50-60ku。的细胞内多肤,能特异地结合1,25-(OH)2-D3,并作用于靶细胞核,发挥调节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和软骨细胞分化、增生的生物学作用,从而影响骨钙化、骨骼生长[3,4]。VDR是介导1,25-(OH)2-D3发挥生物效应的生物大分子,为类固醇激素-甲状腺激素受体超基因家族的成员。VDR分为分子量为50KDa的细胞核受体(nVDR)和分子量约为60KDa的细胞膜受体(mVDR)[5]。现有的研究报道大多是关于细胞核VDR的。核受体家族的共同特征是具有高度保守的DNA结合区及一定保守性的配基结合区。1,25-(OH)2-D3激素信号分子在靶细胞与VDR结合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该复合物作用于特定的DNA序列,从而对结构基因的表达产生调节作用。因此,VDR在本质上是一种配体依赖的核转录因子,属于配体激活的受体超基因家族,与其它类固醇激素受体、甲状旁腺激素及视黄酸受体具有高度的同源性。它在维持机体钙、磷代谢,调节细胞增殖、分化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2 VDR基因的结构 维生素D受体蛋白质从N端到C段可分为6个区段(A一E)。AB/包括N端至DNA结合区C(区)的全部序列(24一90),其内含有9个半肌氨酸残基和2个“锌指”结构,是不依赖于配体的具有组织、细胞特异性的转录激活自主调节功能区[6]。C区为DNA结合区(DBD),由VDR基因外显子n、m编码,此区为核受体家族的特异性蛋白质,高度保守,人、大鼠的同源性为98.%5,可识别靶基因上的维生素D反应元件VDRE。此外.该DBD区还参与VDR异二聚体的形成。D区约有50个氨基酸残基,较其它核受体长,有很高的免疫原性,其功能尚未完全明了,可能和核定位有关。E区为配体结合区(ligand一bindingdmoain,LBD),由VDR基因外显子V一Xl编码。该区是与1,25-(OH)2-D3结合的主要部位,与1,25-(OH)2-D3有较高的亲和力。另外,该区为VDR的多功能区,含有受体二聚化和反式激活(trnaasctiyatino)活性,能介导与类视黄醇X受体(ertinodiXerecPtor,RXR)形成异二聚体,增强其与初RE的结合能力,该区近e端处的转录激活区(aetivationfunetion一2,AF一2)可促进VDR与协同激活因子/协同抑制因子相结合.从而使VDR发挥调控靶基因的转录活性。F区小且功能不明。 3 VDR基因的多态性 1994年,Morrison等最先研究证实,维生素D受体基因在内切酶BsmI, ApaI, TaqI的作用下,呈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与骨钙素水平相关并可预测骨密度[7]。目前已知的VDR基因多态性包括Fok I、Bsm I , Apa I、Taq I ,EcoRV、等20多种酶切位点多态性[8]。目前报导的VDR基因多态性与4个单核甘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位点有关,可应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W length poly-morphism, RFLP)方法分析,因此其多态性位点以相应的Fok I,Bsm I

文档评论(0)

docin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